7月30日晚,郑老师准时开启第九讲的精彩讲座,讲座内容是“班主任的论文写作——一线班主任的教育研究与成果表达”。引导我们要善于反思,勤于反思,敢于记录,写下来,写着写着就会了,就有高度了。
一、学习的主要内容:
1.班主任教育研究记录的六种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工具或管理工具、教育论文。
2.班主任要养成的10个良好习惯:善于反思、敢于放权、精于规划、乐于研究、善于施爱、勇于协商、巧于借鉴、醉于读书、敏于行动、甘于坚守。
二、收获与感悟:
1、勤于反思:学会反思,对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年的常规性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其基本程序和规律,始终走在工作的前面。
注意事项:抽身而出,转换角度(换位思考),放下情感,指导实践。
我们通过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有利于更好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但也一定要认识到反思不是纠结于过去,不是为了给自己找缺点,而是通过反思,找到过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总结经验,以求更好的面向未来、指导未来、走向未来。
2、有些老师对学生的“爱”流于肤浅、泛化,这是弱智化的表现,怎样爱?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丰满的,灵动的,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应有丰盈的精神,厚重的生命,这才是教师应给予学生的真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爱,是双向的爱,既要好好的爱自己,让自己的爱充盈,深沉 ,有高度,有温度。又要激活学生的真爱,让学生和我们一起分享爱、传播爱、创造爱!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己,育人靠育己,育人就是育己。我们都要修身养性,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心中装有美好,才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美好,收获美好。
3、教育叙事: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思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其目的是通过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改进自己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叙事的特点:真实性,人物性,情节性,可读性,感悟性。
教育叙事的基本内容:问题提出、故事呈现、原因分析(故事背后的问题)、作者感悟(是基于教育工作改进,基于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的思考)。写教育叙事不一定按这个顺序写,倒叙、插叙、正叙、花开一朵都可以。
写着,写着,你就会了;写着,写着,你就有高度了;写着,写着,你的故事就让人怦然心动;写着,写着,就写出了成长的生命历程;写着,写着,就写出了生命的精彩。
4、醉于读书,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郑老师说,不同阶段的人,对于书的需求不同。比如,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可以读工具性的、技术性的、指导解决问题的书籍。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名师专家的书。成熟优秀的老师,多阅读接近教育根部的书,原理类的书籍等。郑老师说:读烂一本经典,教育就会一通百通,找到自己的话语权;主攻一个专题,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精研一位名家,不忘自己的初心。从最需要处读书,从最痛、最困处去读,从自己的迷茫、焦虑处开始,读越接近教育根部的书最有用。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读书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书能够去除内心的浮躁,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籍和滋润。但我们有很多教师不愿沉下心来读书、写作,不愿改变自己,安于现状。我们不想改变,就是因为处在“舒适区”,太安逸,不想去突破,一旦有恐慌或者不舒服的方式就会产生恐惧。所以,我们要勇敢地跳出“舒适区”,主动去成长,去改变认知,思维,能力,践行知行合一,改变就是从你舒服到不舒服的过程。只有适应不适应的,你才能改变不能改变的。从读起来,写起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是,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莫言
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总是遗憾着过去的遗憾,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幸福着今天点点滴滴的幸福。做好自己,过好当下,珍惜拥有,充实自己,希望自己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当学习成为内心的一种需要,一种渴望,就不再是一种“苦差事”,而是乐在其中。行动起来吧,只要开始,永远不晚,想要进一步,总有空间。让我们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学起来,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