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其大略:“四书五经”和“十三经”的形成
- “六经”中的《乐》由于口传心授,缺少书面记载失传了,只剩“五经”
- “五经”中的《礼》,从最早的《仪礼》,到西汉各种《礼记》,再到东汉郑玄精选其中一个版本的《礼记》,与《仪礼》、《周礼》一起进行校对注释,合称“三礼”,后来各自成经。从《春秋》衍生出《公羊传》、《左传》、《榖梁传》,这三传升格为经,春秋自己不再单独算一经。《论语》、《孝经》也成为经,唐朝把字典《尔雅》升级为经,宋朝增加《孟子》,以上合计“十三经”。
- “十三经”即:《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公羊传》、《榖梁传》、《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 现在我们说的“四书五经”,是一套东西的另一种排序。朱熹把《礼记》中的两个篇目《大学 》、《中庸》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并称“四书”。“五经”则依旧是《诗》、《书》、《礼》、《易》、《春秋》。其中的《礼》化一为三:《仪礼》、《礼记》、《周礼》,南宋后仅《礼记》受重视;《春秋》化一为三:《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后来《左传》最受重视。
二、古代仪礼太颠覆
- 儒家礼仪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合称“五礼”。
- 《仪礼》所反映的婚礼是矜持的、安静的、略带伤感色彩的仪式,穿黑衣、在黄昏举办,尽管阵仗可以搞大,但不可以用音乐,亲朋好友也不能道喜。我们今天习惯的那种披红挂绿、热火朝天的婚礼主要是隋唐以后才成型的。
我的思考
正好,昨天在隔壁“老浦识字”专栏听到“考”字的本来意思竟然是棒杀老人,真是毛骨悚然!进一步验证了人类社会的所谓风俗习惯、道德传统,其实是在不断地传承和流变的,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变化之迅速,远远超过了人类基因的进化速度,道金斯给它起的名字叫“迷因”或者“觅母”。
人与动物,除了在传递生物基因(传宗接代)方面的需求一致之外,比动物又多了一层:传递文化、思想,维持各种制度、关系、风俗。“迷因”比“基因”在传播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大得多、容易得多,演化(注意我没有说进化)的速度也要快得多。2500年的时间跨度,在人类文明史上十分漫长,但在生物进化史上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在这2500年里,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啊,你看一下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这幅肖像,紧身裤袜、高跟鞋、荷叶边领巾、金线刺绣……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赶脚呢?你能想像现代某个国家的领导人穿成这幅德性的样子吗?脑补一下,一定非常有趣!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