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蓝色光标员工离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险些盖过了3.15晚会的风头。一场HR与离职员工间的撕逼大戏,让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也让大小媒体热点蹭得不易乐乎。
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但多数人的理想其实是不工作。所以,离职这个话题,时不时就要上回头条。
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回家伺候猫咪坐月子”…再到“我家拆迁了,赔了1个亿”,这样潇洒的华丽转身,让无数职场人心生艳羡、顾影自怜。
而面对类似中兴员工因“被离职”跳楼,和蓝色光标事件等因公司谈判迫使员工离职的事件,一旦曝光到公众面前,往往会大面积发酵,最后企业方往往不得不使用各种公关手段以平息事件。
在自媒体的浪潮下,连亚洲第一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也难以控制一个会写公众号的离职员工。足以见得,离职与被离职,在人民群众中的热度有多高。
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工作包分配一干一辈子的事几乎是绝世罕见,离职是每一个职场人一定会面对的事情。但怎样离职,才是聪明的职场行为呢?
蓝色光标事件,最终由公司的HR亮出了底牌,曝光该员工在公司期间的多种不专业行为,也打了一场翻身仗。
但到底真相如何,谁又是戏精本精,只有当事人和当事公司知晓。不过,仔细回想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离职事件值得我们去反思?
2
我曾在两家知名上市公司任职,虽然做的是最底层员工,但是对于公司的各种花边新闻和人事纠纷,也常有听闻。
YC是我在A公司入职的时候认识的。入职第一周她就作为储备培训师给我们讲课。条理清晰、专业耐心,瘦瘦小小的外形完全挡不住她强大的职场精英气场。
后来从老员工口中得知YC的光辉事迹:入职三个月就拿到两次客户媒体表扬信,工作业绩异常漂亮,连续3个季度评级优秀,年终奖的税额都是大几千,level都是跳着升,今年是第二年,已经作为培训师在培养。
而我在正式开工之后,也亲自见证了YC的拼命三娘精神。
因为座位离得近,有一次周末排班上班,看到她精神不振走路晃晃悠悠的,接着听到他们小组同事劝她回家,她就是不走。原来是低血糖刚才在厕所晕倒了。
但是她非常执拗,说这周的业务流程没做完,今天专门来加班,必须做完,不做完不走。然后,也不理会同事怎么劝,开始坐下来干活。
平时工作中YC也异常热情,同事请教从不推辞,也经常主动找老板揽活,一个顶俩地表现自己。半年后,level再升一级,离培训师的位置也更进一步。
3
两年后我离职不久,A公司上市。听到许多同事走的时候拿到大笔兑现的期权,连连感慨自己走早了。但是听到YC离职的消息时,着实震惊了。
听说YC后来因为公司换大老板,业务流程变化大。她自己无法适应,做得不好,被降薪降级,内心不爽,天天在同事之间撒播负面信息。这在A公司文化考核部分是坚决不允许的,于是被Boss和HR谈判离职,但因为赔偿金没有达到她的预期,就是不走,还扬言要走法律渠道。
来来回回折腾了快三个月,公司实在忍不了,估计是拿了上头的特批,给了超出劳动法的赔偿金,据说有六位数。我们当时听了都觉得YC真是厉害,光是赔偿金,快抵很多员工一年的年薪了。
只是我至今疑惑,当初觉得YC那么敬业那么爱公司,为什么离职时吃相这么难看呢?难道那时都是演戏?还是我太单纯,不晓得为了高薪人人都可当戏精?还是说她当时那么拼命的劲头,其实也反应了她做事其实很偏执,一旦事情不按照她的期望发展,那就鱼死网破,就要用尽手段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想想当时晕倒都要把工作做完,这样的执拗,用在离职上,也是可怕。
4
其实A公司文化做得很好,哪怕对离职员工,也是如此。
员工离职之后,经常都会接到公司的短信,节假日都有问候,也会说有机会期待回来。而且针对离职员工,离职半年后可以回去面试,公司部分岗位也是优先为离职员工开放的。
但是,如果走的时候撕破脸,就会被加入到永不录用的黑名单里。想来,也觉得YC真是走得决绝,把这条路也给彻底断了。
这样决裂的关系,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万一新东家背景调查做得苛刻,不怕被否掉?这样的口碑传出去,其他老同事有新的机会,又岂敢介绍给她?
赔偿款确实拿得不少,可也毕竟就是不到一年辛苦就赚回来了,但是若是坏了名声和人品,断送了以后本可以有的大好机会,究竟是得是失,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
我了解职场人一定会遇到一些不规范不按常理出牌的公司。比如不交五险一金、不按时发薪,薪资与承诺不符,使用不合法的隐性“末位淘汰”,或者强制加班不给加班费,等等。
这些让人恶心的情况常常让职场小白觉得无助又无奈,可是我们踩了狗屎,不能怪狗屎不长眼吧?把鞋子刷干净了再换一条路走啊,没必要因为一时的错误耽误以后的发展。
如果公司真的有问题,试用期你就能发现,迷途知返比南辕北辙,沉没成本可是要低多了。
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离职时,人品、口碑、职场形象,才是你真正的财富。只要前东家处理得合法,放眼未来,当下那多一点或者所谓的“巨额”赔偿款,实在不必太过纠结。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