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初,我回到久违的城市。
下了动车,天气异常明媚,阳光很好。
这座我生活工作的城市,仿佛什么都没变过,路上依然车水马龙。行人神色匆匆。街道两边的店铺,基本都开张着,生意看着也不差。
唯一的区别是,大部分的人都戴着口罩。
2020年,这场突发的疫情,杀的所有人措手不及。
所有人都挣扎的生活下去,每天新闻里播放的病例让人心惊肉跳。迄今为止,还没有停止,冷冰冰的数据后面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让人唏嘘。
空荡荡的城市。
我的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文,“原来是想精致自由地活着,现在浓缩成两个字:活着。”
在一切的背后,有辛酸,有悲伤,更有对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感激与反思。
01
我的好友,在这场的疫情里,成为光荣的援鄂医护,经过近2个月的奋战。她和所有的同事都不辱使命的完成任务荣归故里。那一刻,她激动地告诉我,觉得总算在平凡的人生里做了一件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事情,我说你是英雄。她沉默了好久,哽咽的说,我不止想做别人的英雄,我更想做自己的英雄。
这次疫情回来第一件事情,她选择了告知所有人,结束一场让人窒息的婚姻生活。让我们所有人觉得意外又觉得也许就是这样了。
多年的婚姻隔膜。让我的这位朋友屡次想跳出围城,寻找新生。她也曾经寻求过和解、理解与帮助。最终,还是败给了世俗的眼光。浑浑噩噩的婚姻生活,不足与外人道。这次援鄂的第一原因,竟然是逃避窒息的婚姻生活。没想到,成为了她人生高光时刻,并让她重新的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
在武汉那些艰苦的抗疫时候,她见了很多悲欢离合,很多人挣扎的活下去,都在说同一句话,等这场疫情过去了,趁着还活着,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情。
人生很短,短到来不及说再见。
人生很长,长到让人无法解脱。
她说。
02
回来的第一个联系的朋友,居然是之前一个许久不见的前同事。他电话来咨询一些事情。我诧异他的联系,我的这个前同事,已经大约快一年不上班了。人间蒸发了一段时间了。我问他找到新工作了么?
他在电话的那头,有些尴尬的回复到,总要生活,总要吃饭的,找了一个基层一些的岗位,先踏实干一段时间吧。
我的这位前同事,40岁,硕士学历,之前一同在一家外企上班时,是中高层,是我的老前辈。只是我比较早换了公司,他则是一气干了十几年,前两年外企效益不好,买断了工龄,出来了。但外面的世界早就日新月异。高不成低不就,现实的工作环境很残酷。比你年轻,比你高学历,比你能吃苦,比你有精力,要价还比你低。怎么可能竞争得过他们?甚至很多公司都是超过35岁都不要了。他有次苦笑地告诉我。
于是和所有中年失业男人一样的想法,揣着毕生的资金,一点点梦想,很多的懵懂,投资一些生意。结果血本无归,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日常开支,早就让人心浮气躁。中间他还一度开过滴滴维持生计,结果疫情一来,这一项生计也打水漂了。
中年人的生活总是一地鸡毛啊。
这几个月被困在老家足不出户,天天看着新闻里各种心酸的场面。人人都不容易。他告诉我,至少还有手有脚,总可以赚钱养家糊口吧。你看,现在百废待兴,是压力也是动力啊。
祝福他,希望在前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03
亲戚家的小孩,高中毕业就送到欧洲某国留学。在国内疫情的时候,他的父母还庆幸他在国外,没回来。没想到,不到两月,风水轮流转。国外疫情爆发猛如虎,他买在最后一班航班回国了。听说单程机票,是过去十几倍价格。贵得令人咋舌。回国隔离了十四天出来。在朋友圈发了一面国旗,配图:我的中国心。嘿。让人欣慰。
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
这孩子,当初去了国外,偶尔回来,过年聚会,也是各种吐槽国内的种种的问题。我当初很是不解,觉得国内环境现在甚至比一些所谓的欧美大国还好。怎么会这么想。亲戚说,国外的一些思潮,没办法阻挡。
没想到一场疫情忽然转变的心态,他家人告诉我们说,小孩读完书,还是想回国发展。这次疫情,爆发的问题,让人不得不感慨。在生存面前,任何的立场,任何的言语,任何的阴谋论,都是一种笑话。活着,才是王道!
我的城市,依然车水马龙。人们即使戴着口罩,依然乐观地生活着。
这场疫情还没有结束,谁也不知道,它将持续多久,它会改变多少人的生活。
但我们知道,只有活着才是一切希望的开始,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