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四福音书
因为基督教要传播的是“福音”,是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所以,了解基督教,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耶稣。耶稣的生平经历,这一部分内容,在《圣经新约》的四福音书中有记载。
四福音书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连同《使徒行传》,可算是《新约》的史书,记载耶稣降生、受洗、传道、领死、复活、升天、初期教会建立和扩展等事迹,涵盖公元前6年到公元60年这段期间。
四福音书都是亲自经历过耶稣在世上的生活,或考察过耶稣在世生活的人们,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描述的耶稣的生平。四福音书针对的受众各有倾向,因为不同背景的人所能接受的信息并不相同,从个体到群体,皆是如此。
《马太福音》针对犹太人,注重记录耶稣的教导,并强调耶稣就是从许多的先知们所预言的弥赛亚,是旧约所预言神的基督,见证他是君王,将诸天的国带到地上。犹太教的众多先知,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预言,基督教认为这些预言已在耶稣这里应验,但犹太教的许多人,无论是当时的、历史上的,还是今日的,对此并不相信。这些应验的预言,在针对犹太人而写的《马太福音》中多有介绍,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
《马可福音》针对罗马人,作为最早记录的福音书,注重记录耶稣来到世上的目的及耶稣的工作性质,强调耶稣是神的仆人。
《路加福音》针对有希腊背景的人,按照时间的顺序,以历史家的眼光,注重记录耶稣的一生及马太、马可福音所没有记录的许多比喻或遗漏事件,提供一幅完整的图画,描绘耶稣是地上所活过惟一正确并正常的人,他是人类的救主。
《约翰福音》针对所有的人,努力说明和描述耶稣就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代人受过的上帝,强调耶稣是神的儿子。这一段记载比较玄奥,开篇即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这一点,倒是与中国古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相通之处。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太初,神是有了道的意识?
在四福音书中,《路加福音》是跟随过保罗的医生路加所写,以极优美的希腊文写成,对象是向非犹太人(当时主要是希腊人)阐明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使用罗马历法为主编年,为四本福音书中,最易理解的福音书。基于《路加福音》拍摄的电影《耶稣生平》,是历史上译本最多、发行最广的基督教影片,它在全世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是因为它忠于原著《圣经》,准确无误,并注意细节。
在耶稣的一生中,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神迹、预言。耶稣的一生所行,被视作他出生之前的部分预言的显现。耶稣自己也是先知,也做了一些预言,其中一部分预言已经在《圣经》的记载中被证真,还有一部分预言尚未发生。这些神迹和预言,塑造了耶稣的神性。
因为我曾有一段作为基督徒的经历,所以,在灵魂和神被证伪之前,我此生是绝无可能去否定耶稣是基督了。但这不影响我向大家说,请大家把圣经当作史书来看。对历史有一定理解力的人应该会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所有的历史都是偏见。
《圣经》的记载者,也是带有主观倾向的人。我特意在耶稣之死一节中,引用了两段耶稣在公会里受审的记载,一段来自马太,一段来自路加。其中的记载并不完全相同,《马太福音》中读到“先知猜猜我是谁”的时候,我还有些不解;《路加福音》中“蒙着眼”的细节,给了我答案。更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彼得三次不认主的顺序,《马太福音》记载的是在耶稣被殴打伤害之后,《路加福音》记载的则是在耶稣被殴打伤害之前。这一次,我认为是《马太福音》的记载更合乎逻辑,彼得应该是被当时的场面所吓到了,才会三次不认主。
我由衷地建议读者,对于一段被信徒以主观视角记录的两个千年之前的历史和神迹,先不要忙着批判真伪,且当一段演义史书来看。那些神迹是否存在,那些信徒是否有圣灵指引,现代人的批判也只是用自己的主观去批评别人的主观,或者是不同人对同一种现象的不同解释。
对于我们这些读者和思考者,更重要的还是从中了解基督教和耶稣传递的价值观,分析这种价值观与人心人性的关联,学习宗教信仰掌控人心的奥义。
让我们追根溯源,以《路加福音》的记载为主线,参考其他福音书,挑选一些段落,看一看《圣经新约》中记载的耶稣充满神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