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这段时间是全国高校都是最繁忙的时候,即是毕业季,又是招生季,2013级的“老”童鞋开始陆续告别这个熟悉的校园,一大波2017级的小鲜肉经过拼搏,准备开始新的校园生活。
昨天,微信公众号“大美甘肃”发表了《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定西一中高三考生魏祥朴素的“请求”连同清华大学招办的回信在朋友圈中刷屏。魏祥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下岗多年的爸爸也早早离世,只有坚强的魏妈妈陪着残疾但优秀的儿子一路求学,拼搏,直至考上清华!在这份请求中,魏祥希望清华能给他们母子俩帮助解决一间陋宿,供娘儿俩济身。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回信,信中肯定了魏祥身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品质,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依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并妥善安排解决了魏祥的后顾之忧,回信的最后,一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温暖中带着力量。
真正拼搏的路上,总是道阻且长,面对这样一个穿破命运阴霾,追逐人生曙光的同学,那些还在质疑魏祥考这样的分数,如何能上清华的声音未免太过刁难。两封信认真读完几遍,舆论之外,魏祥母子的自强不息,百年清华的爱生情怀着实让人感动,见贤思齐,魏祥同学的身上的许多优秀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也足以引起我们的深省。
魏祥同学身上自强不息的品格非常我们学习,学习他的品格需要首先在认识上,认同魏祥同学是精神和生活上的自强者,虽自身家境不好,但是他并没有以此作为“资本”,而是以独立之人格,奋发努力,不卑不亢地向内求发展,谋出路,清华校方之举,是在依规则给予强者足够的尊重和援助,以保障其智力与汗水不被白白浪费,而非单一的扶助物质贫困,可以说,魏祥以战胜先天不足的强者姿态拿到的清华入场券。
魏祥同学身上勇于钻研,坚持探索,不断完善自我的精神也非常我们学习。相比魏祥,我们大多数人至少在身体健康和家庭环境方面是要好一些的,但在每日的生活中,又总是习惯聚焦于凡事的不易,缺少勇于挑战,坚持攻关的恒心和毅力,以及年富力强的年纪最应有的藐视一切困难的磅礴大气。生活永远都是不完美的,但这并不应当成为我们年轻人依然选择区追求美的借口和羁绊。魏祥同学用实际行动彰显的是一种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也印证了我们自身在发展道路上选择和坚持选择的及其重要的作用。
再有,我们也应该看到情怀和实力的辩证关系。情怀是这两年流行的词语,做点什么事情,总会牵扯到情怀,但理想主义之下,现实生活之中,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致力于何种事业,非要有相当的实力不可。如果一个人只有满腔情怀,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想来是难以成事的;如果一个人虽然实力很强,但却没有广阔之情怀,则很难成就利国利民的作为。要成大业,必须培养团队的家国大情怀和成就事业的硬实力,将情怀和实力有机结合起来,用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起宽广的情怀,用宽广的情怀来激励积累与之匹配之实力。在“请求”中,渗透着魏祥同学自强、孝敬的情怀和品格,但其最能打动国人的地方,与其在学习上突出的客观实力分不开。
伴随着时光的流转,每个人都会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任何一部故事里,最是精彩和令人难忘的大都是那些跌宕起伏的部分,所以,趁着青春的时候,坚持和保守一颗勇于波澜壮阔的心吧!在精力最旺盛的年纪,不忘来时的路,用奋斗诠释青春。
道阻且长,更需坚强。
PS:天气较热,注意防晒,期末临近,少熬夜,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