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在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自杀问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那么为什么这些年幼的孩子,会以决绝地选择以自杀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有无限可能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一则研究调查显示,孩子沉迷于网络时间,每天长时间打游戏、聊天,脱离正常学习生活,实际上反映的是内心慌乱和迷茫的心态。
13岁的小木(化名)来自重庆,算是留守儿童。他的妈妈是个农民,平日里都在忙着养菌子。2020年的疫情袭来,影响了母亲的菌子生意。无奈之下,母亲还要到外面做保洁,很少照看孩子。而他的父亲是个懒汉,也极少将孩子的教育放在心上。
但这可不能说母亲不在乎孩子。为了能让孩子好好读书,她每天都把手机给孩子刷健康卡。但有一天,她才发现手机里的钱少了整整6000元,顿时气得拿起扫把就将儿子狂打一顿。
儿子才哭着说是耍游戏,把钱都拿去充值游戏币了。为了把钱要回来,母亲让孩子上了媒体,还请了媒体调查。结果发现,这身边的幕后推手居然是孩子的父亲。孩子的父亲共计8次帮助过人脸。这下真是尴尬了!
这件事情细思极恐,小木或许到了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是沉迷游戏错了?还是充值游戏卡错了?那是不是玩游戏不充钱,就是被允许的呢?
心理学研究显示,打骂孩子带给孩子的可怕后果,即孩子不但自己情绪压抑紧张,缺乏自爱及爱人的能力,成人之后还会在婚姻中延续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经受自己曾经遭受过的痛苦。
另一种父母教育的极端是过度宠溺。这让孩子变得麻木,理所当然地享受一切。日常,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只知道赚钱,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
日常疏于沟通,当家长发现孩子喜欢玩游戏时,想干预阻止。但一下子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小孩开始哭闹,打骂父母。为了缓解孩子的情绪,父母竟然打客服电话求他们,游戏世界里一定要让孩子赢。但前提是,孩子充了钱,请客服要退回来。
这合着,游戏公司是你们家开的吗?
这样的父母舍不得让他们迟一点苦,也没想让他们承担责任。孩子内心也很少感受到温暖的关爱,冷漠的成长环境中就会养出冷漠的孩子。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崇尚权威,父母拥有天然的权威性,不能辩驳和反对。同时,还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谚语。
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们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盼,失去了自我。而遇到不懂教育的父母,他们只会打骂或者极度宠溺,忽略了他们心灵上的健康成熟,显然这种教育观是扭曲的、不健全的。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一段话在网上刷屏:“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