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⑾国学大师王国维治学的“三境界”指什么?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庵),又字伯隅,号礼堂、人间、永观、东海愚公、观堂等。

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在《人间词话》中,国学大师王国维以哲学家的顿悟,串联了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辛弃疾《青玉案》中的诗词,自成“王氏三境界”。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所引之诗词,本是描写相思之句,但王国维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

王国维巧妙运用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蕴,把诗句由爱情领域延伸至治学领域,从而赋予诗词以崭新的内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