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在家认真品读《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美丽的四月草长莺飞,看到很多人在简书晒这本新书,每次翻开它,都感觉能闻到一种苹果的芳香味。
这只来自江南的苹果,已飞到全国各地,我们都以拥有蒋老师的这本亲笔签名书,而倍感荣幸。
蒋坤元老师是苏州相城区渭塘镇人,现为苏州市正翔压延厂厂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18岁开始写作,已发表作品1000多万字,出版了38本书,有小说,诗歌,同散文,被媒体评称为企业家中笔耕不辍的作家。
这本书共有198页,有84篇文章,分五辑:一: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二:为自己的忙碌是不能说累的,三:我们是多么卑微,四:有没有爱着永远的幸运,五:在繁华中感恩。
《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我知道,那些生长在墙外的苹果,经历了更多的风雨和磨难。他们可能卑微,可能丝毫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只要他们能坚持到成熟的那一天,那么他们一定比墙内的苹果更香甜,一定会成为世间最美的果实”。
是啊,墙内的苹果多幸福,有人管理,浇水,施肥,除草。但墙外生长的苹果呢?就没有这种待遇,只能在外面日晒雨淋独自生长,没有人在乎它的存在。当经历了苦难后,它结出的果肯定比墙内娇气的苹果更鲜甜。
《得饶人处且饶人》:“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到困苦的时候,作为一个男人是哭不出来的,比如我是不会在别人面前随便哭的。
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就给他一条出路吧。最后,我没要他一分钱,让他把机器与玻璃全部搬走了。我想,即使我再苦也不能把别人逼上绝路”。
读这一篇内容,可以看到蒋老师是很忠厚的老板。在租房被提前中止合同时,因为租客在他面前大哭,就心软了决定放对方一条生路,宁愿自己苦,也不把别人的机器拿来做抵押收回损失。
我奶奶一生拜佛行善,是全村公认最善良的人,她经常教导我们:“做人应有同情心,得饶人处且饶人”。20年前,我奶奶的侄子因赌博欠了很多债,有人说再不还钱就斩他的手。
奶奶的哥嫂流着泪求我爸借钱,我爸爸不忍心表弟给人打残,就到银行拿了6000元给舅舅。后来我家做楼房同妹妹读大学,需钱用,几次讨债也没收回。
奶奶竟多次对我爸说:“不要催得太紧,他可能是真没钱。亲戚一场勿搞得翻脸,他应该是个有良知的人,有钱是会还的,勿逼他。这么多年过去了,因为那时没有法律意识,没写借条,这笔钱至今还没还”!
《学会借力》:“有人问我,你办厂成功的窍门是什么?我想了想对他说,学会借力这一条很重要。你能读到我这些短文,也是很幸运的,你也可以从我身上借力,借我的沉淀,积累,勤奋与孜孜不倦的奋斗之力呵”!
蒋老师在办厂初期,还没资金办模具车间,就很有智慧懂得了借地盘,借设备,借劳力。他说:“努力向前走的人,都会到达或者接近自己的目的地”!
倘若一个人创业奋斗时,你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就要懂得借外界的势力。当你用直线达不到目的,那就要动脑筋,用旁边的曲线绕道到达。
《不说忙碌》:“我是把别人玩牌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但每晚睡觉也不会超过五六个小时,白天我也不午休。我不说忙碌,我觉得我付出的所有的努力,付出所有辛勤与汗水,都是值得的。”
蒋老师是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乐善好施的作家,据说身家超亿。看他在简书上发文时间,经常是深夜2点多,而且他每天坚持发几篇,这种自律同勤奋让人惊叹。
他白天管理工厂,时间不够就半夜起来静心写作,后来已养成了不午休,少睡觉的习惯。他说:“我这般地忙碌,我的事业与创作获得双丰收”。
联想我自已,因为晚上太孤寂,经常打牌到深夜,周末或放假,也总是沉迷玩牌,要不就上网或群上聊天。
自从2003年学懂打麻将后,就停笔很多年也没有再创作。同工作繁忙又珍惜时间的蒋老师来比,觉得无地自容。
《在繁华中感恩》:“历史不应该忘记,在繁华中感恩,我们感恩先烈,我们缅怀前辈,我们感恩脚下这一片苦难与肥沃的土地”。
在物质冲击的年代,生活富了以后,能记住初心,懂得感恩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我在爱情同亲情上,都不幸遇到了几个不懂得感恩的人。
99年我同一位打工作家恋爱,那时他还一无所有,因为痴迷写作,每个工厂也做不久。我很欣赏他的才华,总在背后鼓励,支持,帮助他在文学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
后来因一些原因分手了,没有再联系。18年后再重逢时,他已是四川资深媒体人。但他没说一句感谢,还反过来嘲讽我,我很愤怒把他的QQ同微信全删了。
我很不理解,一别10几年,能再遇见是多么的不容易,但他竟变得面目全非,忘了我昔日的提携,也忘了我在江门每天帮他抄稿。
后来有位友解读我听:“很多人在成名了后,变得很虚伪,刻意隐瞒昔日经历的贫穷,更不想让人知道他曾经的不堪”。
这本书上,有2位我熟悉的李彦国同谭良根老师,他俩也是很励志的人。谭良根老师只有小学文化,通过自学成为书法家同作家。他同蒋老师是交往20几年的挚友,已出版了2本书,他常帮助我作品找错字纠正。
李彦国是河北王金庄的乡村教师,一手教书育人,一手耕田种枣养驴,还利用晚上用手机写作。曾写诗:“前半生学赵树理,后半生学蒋坤元”。他要以蒋老师为榜样,现在已写了30几万字,出了一本《愚公移山不止》,他的目标是向100万文字进攻。
听说,半年前有个熊在简书上,恶意诋毁李老师同蒋老师,我曾问李老师,那个人为何这般恶毒攻击你,他说:“做好自己就行了,不同别人一般见识”。
前几天,蒋老师告诉我:“对诋毁我的人,不曾去针锋相对,做更强大的自己,这是对诋毁最响的声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好写文章,沉默一点,不要过多地参与活动,都是强大自己的途径。少加群,好好写文,这是硬道理”。
蒋老师曾写过一篇《放我的真心在简书里》:“这个世界虚假太多,像我这样真诚有爱的人不多了,即使还有人抹黑我,我依然爱真诚,因为我的文字是真诚的”。
2019年7月6号,蒋老师的新书发布会在甪直举办,他开着面包车,亲自接送前来参加会议的人。还给每个小孩发红包,给女同胞们每人一份礼物。蒋老师不但是放真心在简书里,他还把真心给了每一位来客,这份真诚让人感动。
4月28号,《文字之光》群举办第二届陪伴结营仪式,蒋老师作为简书大咖嘉宾闪亮登场,他说:“因为文字之光,常常让我感动,所以我最想对你们说一句话,眼中有泪,心中才有彩虹。所以,面对创作,别说坚持,要说热爱,请深爱”!
蒋老师的这一句热爱,让我听得热血沸腾。当年我也是深受打工刊物欢迎的文学少女,曾经我也是这么热爱写作,会为收到打工编辑或主编的信而快乐,也会为看到我用心写的稿件,刊发在杂志上而兴奋。
但仅陆续坚持写了2年,我就放弃了文学梦。10几年没有拿笔再写一个字,今后我应向优秀的蒋老师学习,学习他数年如一日向往热爱创作。
那晚,第一次倾听蒋老师的语言录音,但我没有听到想像中那种大咖应有的霸气同豪气。他的声音很温和,一如他低调,谦虚的个性,看到群上有那么多人说:“欢迎蒋老师,可见大家有多敬重崇拜他”。
在繁华中感恩,这是我2020年听到最感人的一句话。谢谢蒋坤元老师,为我们写了这么多有哲理,朴实,接地气,简短易懂,又有正能量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