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觉得我适合于做您的学生吗?”
这是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很严肃。
本来,完全可以用“你觉得适合吗”来搪塞,但看到他眼中的流露出的真诚,我决定直接给他一个答案。
但答案是不容易给出的,至少要比“您觉得您适合于做我的老师吗”更难回答。
我说:“让我想想。”
其实,口中说着“想想”时,我并非全力在“想”,而是在“感受”或“觉察”自己彼时彼刻的状态。专业训练和咨询经历已使我对这种能力自信满满,因为曾有N次,求助者就问:“您觉得我适合于(您给我)做心理咨询吗?”
“你觉得在我面前安全吗?”我把学生也当成了求助者。
他也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有些紧张。”
“是兴奋?还是紧张?”我问——试图把他的生理反应积极赋义。因为我知道,这两种反应都是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他又体会了一下,笑着说:“嗯,应该是见到老师的兴奋。”
“在我面前,你觉得安全吗?比如是否能够跟我说出‘想说的’而不是‘该说的’话。”我继续引导,把空泛的“安全”概念进一步具体化。
他说“能”。
我说:“举个例子吧?”
他毫不犹豫地说:“你每天写的心理随笔,有些用词太不文明,老婆多次告诉我——你能不能提醒李老师换个词语表达啊?”
“这是你想跟我说的,还是听了老婆的话后才觉得该跟我说的?”
他说:“是我想的,也是我老婆想的。”
“根据刚才的对话,再结合对你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匹配的。”我亦庄亦谐地说,“因为你在我面前的安全感是足够的。”
在老师面前,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自信;而在自信的基础上,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就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安全感和自信心会让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舒展个性、开放自我,从而更加容易内化老师的风格和人格。
此处的“老师”,不是一种职业或一定教过自己,而是学生与其高度认可、内心的位置形同父母的那个“人”——TA的可能不是教师,也可能并未在课堂上给你讲过课。
人非生而知之者,必然依师而解惑。
如果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单就在课堂上给自己讲过课的老师也不止百计吧?可又有几个老师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形同父母?又有几个学生能够像对待父母一样在这春节到来之际前去探望呢?
不会太多,但肯定有。
电话给久违的一哥们儿:“忙啥呢?”
答:“要过年了,到老师家来看看。”
我知道,他每年都去探望这位老师,好像只有这位老师曾教过他似的。
哥们儿是书呆子:同龄人都博导了,他连个教授还没混上,前不久又离了婚。
擎着电话,真想问:“混得这熊样,还有脸见老师啊?”
转念一想,我竟被感动了:正因为憋屈着,才需要找个安全的臂膀靠一靠,找个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说一说或者被骂几句。
你有这样的老师吗?
不用多,终生能有一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