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昨晚和司机约定,他八点左右来接我们。汽车在路上又接了三位乘客,其中有一位是江湾本地人,我们向她咨询江湾景区的情况,她说江湾多是古民居,还是篁岭好看。我们走高速,路上有点冷,看手机显示温度是9度,我的脚冻得有点冰凉,这是我到婺源以来第一次感觉寒冷。
到篁岭景区售票中心差不多九点了,一下车看到人头涌涌,心里不觉有点惊讶,因为从南昌一路逛来,从未见过这么多游客,而且看停车场上的大巴车,多部分是全国各地的旅游团,可见篁岭真是名不虚传。景区门票加缆车145元,坐缆车大概有七、八分钟。从缆车往下看,就见到层层叠叠的梯田,只可惜现在是秋季,没有了油菜花黄澄澄的明艳。
篁岭村口有好几棵大樟树,据说树龄有1000多年了,直径大到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路过的导游边走边解说:“……香樟树下走一走,人能活到九十九,香樟树上摸一摸,人能活到100多……”
篁岭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了,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筑,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利用阶梯一级一级延展到村庄的各个角落,有的巷子窄得仅容一人通过,我们在游玩过程中就看到两个工人扛着两包水泥从巷子下去,拄着木棍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沿着陡坡很大的阶梯走下去,很危险,真替他们捏了一把汗,想来当初的居民出入都极不方便吧。古街巷弄,从远处看,层层叠叠,白墙黛瓦马头墙,掩映在绿黄红相间的树木中,格外醒目。
篁岭秋季的主题是晒秋。晒秋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的窗台屋顶做晒架,挂晒辣椒,玉米,南瓜等农作物,这种用箥箕晒着五颜六色农作物的场景,相间在高高低低的白墙黛瓦房项中,分外赏心悦目,怪不得这么多人都奔着篁岭的晒秋去。今天每个称为观景台的上面都人头涌涌,人们都在摆造型做动作拍照,为了一个好位置都得等好久,这情景与其说是晒秋,还不如说是晒人更应景。
篁岭被称为鲜花乡村,走到哪都有鲜花环抱,连墙上都盛开的玫瑰,美不胜收。
篁岭里有一个怪屋,我当时想会不会是鬼屋什么的,芳姐害怕不敢进,我想来都来了,这么多人都敢进去,我也不怕,不看遗憾,怎么也得体验体验,于是我跟着人们从二楼进入,踩着一格一格的倒“人”字木条地板,我还在想,这怪屋到底怪在哪里,为什么地板不是平的,等到进入里面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屋子是倒立的,所有东西物品都是倒立的,我踩的一格一格木地板原来是房顶。由于人多不能久呆,我又随着人们下一楼,不想刚下楼梯就发现楼梯是倾斜的,人往一边倒,同时感觉有点眩晕,而楼下的人早已惊叫连连,等我好不容易扶着木板墙下到地板,头晕脑胀差点就摔倒了,地板也是倾斜的,坡度大约十多度,几个小朋友在一楼入口处几次逞能想冲上楼梯口却又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拽回来了,而我早被惯性甩到了对面墙壁上,好在墙壁是木的,我扶着墙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这怪屋是什么原理造成的,它不同于一般房屋的倾斜,按理说斜度并不大,大概只有十多度,一般情况下应该很容易走上去的,可偏偏是人很吃力才能走上去站着,而且站在屋里还会眩晕,这也许就是怪屋的神秘吧。
我们一直在天街上闲逛,见路就走,转来转去差点迷路了。天街已变成了天上的街市,房子里都是商铺,琳琅满目,卖什么的都有,食物有点贵,不过旅游区都是这样。景区商业开发的特点就是东西太贵,遭到游客的吐槽,但是如果不商业开发,谁又会对景区进行规范管理呢?所以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们五点左右下山,等缆车的人们排了足足一里的长队,可见今天的游客之多,好在缆车是循环的,输送游客很快,我们在夜色苍茫中愉快地结束了篁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