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鲁道夫德雷克斯的《孩子:挑战》这本书,才明白育儿原来是极有方法的,也给了我改变的信心。
首先,是理念问题,一首小学生喜欢的《孤勇者》各种版本都能红遍大江南北,占据抖音、微博等热搜不下,可见现在小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家庭已不再是父母说了就算的时代了。
思想观念要变了,要尊重孩子,给孩子与成年人一样的平等与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放纵,而是包含着规则、责任。
在尊重孩子平等自由的基础上,让孩子尊重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责任、赢得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是我们父母要面对的挑战。
其次,我们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行为的目的与动机,孩子的基本需求是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自己的定位。
影响孩子归属感的因素有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在环境主要是指孩子的天性,比如面对困难时是选择调整自己,还是选择放弃。
外部环境主要有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用新原则及新方法训练孩子。
就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一种流行说法叫“家庭星座”,每个孩子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确立自己所占的位置,比如老大和老二会刺激对方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老大在某个方面成功,老二就会把这个领域视为“被占领区”,转而发展完全相反的方面。
比如独生子,仿佛是被巨人包围的小矮人,他没有兄弟姐妹能让他发展和同龄人的关系,他的目标可能是取悦或变相操纵成人。
身为老二的孩子忽然发现自己既没有老大的长处,也享受不了“小宝宝”的特权,容易有被歧视和被虐待的感觉,觉得生活和周围人都很不公平。
如果家庭中普遍重视强壮的男性气质,那么家里的女孩就有可能和哥哥、弟弟竞争,发展为“男人婆”;如果父母对没有儿子感到遗憾,那么其中一个女儿可能会表现得像个男孩子而让父母高兴。
……
所以孩子发展这些与他人的关系时,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其中给自己定位,如果成功达到目标,就会把这个方式保留下来,作为自己定位的方法之一。
那么,孩子的行为动机有哪些呢,特别是感到气馁的孩子会有四个错误的目标:通过寻求“过度关注”寻找归属感,比如让别人为自己忙活;权力之争,让父母持续受挫;确定自己不被喜欢,采取伤害他人的方式反击和报复;自暴自弃,利用自己的无助感夸大自己弱点,避免去做那些他预料自己会失败的事情,否则会更难堪。
同时要明白孩子对自己的错误目标毫无所知,父母不能告诉孩子,我们怀疑他们有这样的错误目标,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我们要做的只是,利用自己这些心理学知识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并知道父母下一步该怎么做。
最后,就是花费时间训练孩子,就是方法论的问题了。学会鼓励孩子,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永远不要居高临下嘲讽孩子,也许父母是随口说说,孩子是会记一辈子的,可能会永远记得那个时刻的感受。
不要惩罚与奖赏,惩罚或打骂的行为实际是为了缓和或掩饰自己的挫败感。
当然也没有必要贿赂孩子,孩子们其实都有想好行为的愿望,孩子的好行为来自于他们希望通过贡献和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天性。
这个一直是我比较纠结的地方,之前学习着用金钱、用玩具、娱乐奖励孩子,但结果并不太理想,这样孩子容易产生只有得到好处才会做的想法,无法培养出责任感,以及内在的自驱力。
利用自然结果和合理的逻辑结果,主要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表现出“少管”或“不在意”,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并承担自然发生的不利后果,比如不好好吃饭,就承受饿的后果。
发展孩子对秩序、规律和他人权利的尊重。用友善的方法避免强迫孩子遵守秩序,同时又让孩子体会到不遵守秩序的杂乱的感受,引导他们遵守秩序等。
保持规律,规律让人有安全感,规律不可轻易打破,比如暑假期间,可能与上学期间规律的生活不一样,但也要建立规律的暑假生活,才会让孩子产生合作与和谐。
消除批评和减少错误。不要总盯着“错误”,容易让孩子丧失勇气,关注做得好的地方,表现出信任、鼓励,缺点也会得到改善。
要经常问孩子:现在出了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教他方法,当我们看轻错误和困难,孩子也会觉得错误和困难变小了,相应地,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会增强。
坚定而非强硬,放弃命令的方式,温柔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并保持言行一致,有始有终,不随便妥协,避免给予过度的关注和权力之争,可以离开战场或保持沉默,用行动表达冷静、沉着的态度。
向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锻炼孩子发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冲突的机会,不过度保护,不表达怜悯,做自己的事情,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学会倾听,孩子其实非常善于观察情况,他们有能力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甚至很有价值的质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与价值。
比如,我带孩子做镜子练习,孩子说,其实镜子并没有魔法,主要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镜子就能帮助你实现愿望。
……
当然,不存在搞定孩子,标题是开个玩笑,尊重孩子,利用这些方法更加有效地养育孩子,培养更好的亲子关系,也让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安全感,发自内心,感受到内在的满足,找到快乐的密钥。
这也是很多现代成年人不快乐的原因,很多成年人也需要补上这一课。
今天就这样啦,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