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为了保证我们的选择最优,会亲自做很多调查工作,也会咨询家人、朋友的意见,比较顺利的时候,会在预期内做出决定,并且自己很满意;不顺利的时候,时间拖得长,精力也耗费了很多,结果是迟迟未下决定,有时候更糟糕的是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时机,自己也陷入自责当中,影响生活和工作。
当做决定的时候,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时候会和直觉不一样,就是这种差异,使人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徘徊不定,到底什么时候该相信直觉呢?又如何平衡理智与直觉呢?
第一,复杂的决定,实在难下决策,就不妨跟着感觉走吧。
最近经常一有空闲就在某家APP上看房源,要搬家了,比较信赖大品牌,免去了虚假房源等各种需要筛选的信息,列出几项最重要的条件:中心区、地铁口、规范小区、使用面积尽量最大,附近有幼儿园,最重要的是租金在预算内。根据看到的房源,考虑优先次序排列,不满足就pass掉,基本不亲自去实地考察。
APP上有很多经纪人可以咨询,经纪人都希望留电话号码或者加微信聊,因为之前遇到过经纪人经常主动电话告知房源,但基本都不符合需求,浪费了很多注意力,因此都没有提供手机号码。
偶然间看到一个小区又出了一套房源,点开看原来有咨询过同样的一位美女经纪人,感觉会有戏,马上给了号码加了微信,告诉她我的需求。过了两天,竟然真的给我提供了一套符合我需求的房源,择日不如撞日,当天就去实地看了房,果然满意,第二天见了业主签了合同。全程顺畅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总结这次找房经历,曾经因为要处理太多的信息,有些乏力,甚至怀疑要不要搬家的决定,或者直接交给家人去处理,索性不管了。在搬家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有周边环境、价格、房屋类型等。要处理的信息太多,可能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面对复杂但是无关生死的决定,为什么非要过于折磨自己,有时候,跟着感觉走一走吧。
第二、不要着急,列出利弊,先放一放。
房源不断出来,但就是没有符合自己期望的,看的时间长了,不免使人疲惫,但是不能匆忙下决定,随便了事。生活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先去干干别的,别老是盯着手机看,看多了也没用。有段时间有些着急,眼看着要到年底了,据说年前是换房的最佳时期。
但是着急也没用,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先列出利弊,做些能分散有意识思考的事情,比如做饭、运动等等,但是不要无所事事,那会让人思想麻木。深入你的内心,隔绝外部的干扰,你的潜意识会继续解决问题。
第三、对于代价很大的决定,还得理性思考。
刚需买房就不同于租房了。一般普通家庭买房首付得全家拿出存款,有的甚至要花掉父母的养老钱,付了首付以后,将面临房贷压力,生活支出还不能缩减,要考虑买房以后生活质量的变化。这个还需要理性思考、理性选择了。此处排除土豪买房不差钱,买哪都一样的情况,这种跟着感觉走是可以。
以上就是在做重大决定时,平衡理智与直觉的几点思考,供参考,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