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了《朱元璋传》里面谈到“读书”有关的经典语录,原文如下:
通过与读书人的交往,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分子眼界宽,计谋多,用之则为力,驱之则为敌。而且这些人在地方上往往影响巨大,“能左右一方老百姓的态度。把他们争取过来,一方百姓也就跟着过来了”。随着和读书人的接触多了,他也知道请读书人成本不高:只要客气点,给足他们面子,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再给个虚职,他们就会感激涕零,为你卖命。“费得不多,赚头极大,真是划算的买卖。”因此,尝到了甜头的他一路征战过程中,遇到读书人,就尽力延揽。甚至在命令手下的将领出征之时,他也经常嘱咐他们,听说哪个地方有有名的读书人,一定要把他们带回朱元璋这里。有时,还派专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四处打听哪儿有读书人。 朱元璋说:“我读书,常常从中受益。……读书明理,让人在日常事务中能用道理去分判,可以叫人少犯错误。”多数人认为,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他最终从群雄中脱颖而出的根本。
这一段话讲到朱元璋重视读书人,纵观朱元璋的人生之路,青少年时期面临饥荒,后来只身一人在外流浪三年,这一个流浪的经历对他走上最高权力的巅峰是必修课,三年流浪把朱元璋从老实巴交的农民变成凶狠的野兽,他洞悉了世间的人和事,他非常明白,在凶险之时首先是求自保,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把自己藏起来。他也看到了知识分子读书人的眼界与普通人不一样,知识分子的思维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很新颖独到,看问题很全面,可以借助读书人的力量,助其成就大事。
朱元璋养成了重视读书人的好习惯。首先,中国古代读书人在当地的声望很高,拉拢了一位读书人就是拉拢了那一片区域的百姓。况且请读书人的代价并不是很高,你往往只要给足了他们面子,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就会感激零涕。这些代价可比给老百姓发福利成本少多了,而且见效还快。因此每当听说哪那个地方有哪些颇有名气的读书人,朱元璋一定会派手下带去大量的金银财宝去招揽。
正是凭借着种种招募知识分子的手段,朱元璋的军队扩张的速度与日俱增,仅仅数年便成为了起义军中最为强大的头领之一。你说朱元璋作秀也好,说他伪装本性也罢。可是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朱元璋的谦虚,恭敬和推心置腹使得他赢得了大批读书人的追随。因为他越是接近读书人,读书人就越是看到了回归三纲五常的理想社会的希望。不仅如此,朱元璋自己也常常说,和那些读书人的交流使得他受益良多,减少了许多错误。
也正是朱元璋认识到了读书人的重要性,所以他严令禁止自己手下的将领和读书人交往过密,甚至将读书人收入麾下。他的侄子曾经将几位读书人收入麾下,结果三人被发为书吏,两人被当场处死。可惜当时许多人还沉醉在对于太平盛世的美好想象之中,并没有发现朱元璋掩藏在心底的残暴。
在打天下的过程当中,朱元璋十分重视读书人的作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朱元璋掀起了一次访求读书人的高潮,来充实自己的官僚队伍。朱元璋的胜利绝不仅仅取决于这些。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尤其是读书人的不同态度,也是他争夺天下的有力法宝。
从朱元璋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读书的重要,朱元璋不仅自己读书,而且重用读书人,知识的力量,助力他日后登上皇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不同于以往靠苦力吃饭,拥有了知识,就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让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当用学到的知识,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型,让知识变现,让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成长他人,为他人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科技兴国,走创新发展之路,人才是关键。人才来源于从小的培养与积累,需要不断进化自己的思维体系,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有活动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的信念,坚持每天阅读书籍,与书交朋友,跟随一个好的导师,不断拓展自己的见识,扩大格局,多维度看问题,当一个人的格局打开以后,他眼中的世界会从此不一样,会去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探索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的生命从此将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