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兄弟之道,交友之道?个人的仁义礼智信如何保持?经典诵读《千字文》为您讲述~
《千字文》节选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今天《千字文》说的是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同受父母血气,如同树枝相连。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孔怀”,“孔”是程度副词,“怀”是关爱、关怀。原义是非常思念,后来《诗经·小雅·棠棣》里有“兄弟孔怀”的诗句,所以后来“孔怀”就成为兄弟的代称。兄弟之间共同接受父母的血气,就像一棵大树上的两个相连的树枝。历史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对兄弟,同样属于“一门三父子”的文化家族。一对是曹丕和曹植,一对是苏轼和苏辙。曹丕和曹植兄弟相煎,曹丕逼曹植写下《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反目成仇;苏轼和苏辙兄弟相亲相爱,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首爱情词,但实际上是苏东坡在中秋节怀念弟弟苏辙时所写,足以见得兄弟之间的血浓于水。所以,我们要向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学习。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两句讲的是交友之道,能做到“兄友弟恭”的人,一定能交到好朋友。交朋友一定要缘分相投,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一定是志同道合的。到底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最佳的朋友?《论语》里面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用文章学问来与朋友切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朋友之间是要磨的,我们的缺点是棱角,朋友会用对我们很贴切的规劝的话语来打磨我们。这样的朋友值得珍惜。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亚圣孟子有“四心四端说”,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能对不幸表示同情的心,是仁慈之心的萌芽。“造次”是仓促匆忙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鲁莽、草率、轻忽。人们在仓促匆忙之中,来不及思考时,仁德所表现出来的仁慈恻隐之心也是不能离开抛弃的。这就是“造次弗离”的意思。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节”,本义是竹节,竹子能被劈开,但竹节不会扭曲,所以用“节”代表人的气节、操守,是“信”的表现。古代,大臣出使都会有一根竹子做的节杖,既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对国家忠贞的感情。汉武帝曾经派苏武出使匈奴,苏武被扣押牧羊十九年,最终回到汉朝时,须发皆白,手里依然是当年出使的那根节杖,传为千古佳话。所以我们后来称出使的大臣“使节”,持节之使。“义”是亚圣孟子非常重视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义,是适宜的意思,是一个人该做的最适宜的事,所以一个人要活得大义凛然。廉,指一个人有操守,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洁身自好?这是“智”的表现。退,是谦退,谦虚,礼让的意思,这是“礼”的表现。颠,是狼狈困顿的意思,沛,是跌倒的意思。颠沛,表示生活困顿痛苦,人生动荡不安。匪,通“非”,是不要的意思。在人生很困顿的时候,在仁义礼智信方面也不能有所亏欠。这就是“颠沛匪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