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笋鸦,一名来自秋文心理平台的疗愈者、践行者、生命支持者。
以后,我将通过我的文字记录来自秋文心理中自己的每天成长和收获,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内心的困厄迷茫,一起在秋文心理的有爱氛围中,绽放内心独属于你我的生命力。
我的专栏:【践行者】
以后的每一天,我将会在每晚9点钟准时和大家相见。感谢曾经和如今陪伴我一路走来的你们,我是一位温暖、担当、有力量的生命支持者。
上周三天,我进课学习了徐红岩导师的【教练式排列】课程,令我看到内心一直以来的问题根源,即为我如何拥有持续永恒的内在驱动力?
一.问题呈现: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的困惑在于【内心没有一个恒久的内在驱动力】可以让我一直保持平和持久的热情去面对生活。随着阅历的深入和人性的探寻,我逐渐意识到这是内在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而这份内在自我价值感缘起于孩童时期与生命中的重要养育者(一般为母亲)的链接关系存在问题导致。
在课程中,红岩导师在为我做个案梳理中提到的那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1.留意你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在谈到母亲时,眼神中充满着对母亲的蔑视。
2.你站在这里,整个人是一种向前倾的姿势,如果不被认可,你是不会站在这里的。
3. 你究竟忠诚于谁?
一番交谈后,我内心陷入了无限的沉思:
生活中的我和红岩导师给予我的回应如此精准,惊叹折服于红岩导师火眼金睛、洞悉人性的同时,一个个问题萦绕脑海:
我为什么会对母亲有蔑视的心态?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我一次次寻求外界的关注和认可?
我究竟忠诚于谁,我究竟在活谁的生命状态?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在接下来的两天排列梳理中找到了答案!
二.问题解决:
第二天红岩导师为我们每个人做了内在状态的系统排列,我当时内心是排斥的,面对内在的问题始终是需要勇气的,还是安兰导师主动“推”了我一把。在排列中我看到了过往的经历中那个被妈妈忽视的内在小孩,一直在渴望靠近妈妈,妈妈却一直唯恐避之不及,一直表现的不耐烦,想要推开我。
长期得不到爱的回应,爱便会凝固不再流动,转而由爱的渴求转为恨、委屈、冷漠、更深层的便是视而不见的蔑视。只有这样,儿时的我才能去屏蔽掉爱而不得的痛苦。
这在心理学里叫做【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无意识中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
在这次排列里,红岩导师让我看到了母亲自身的虚弱和无助,同时红岩导师引导我转换了内在的一个深层信念:由我是一个无助受伤害的小孩,转为我要去保护我的妈妈。
这样一份信念的转化,令我解开了内心的困惑,曾经之多所以一直没有恒久的内在驱动力,是因为我在家里在家族中感受不到被需要,好像什么也不需要我做,家里一切配置齐全,爸妈的退休生活超级开心和乐呵。我始终感受不到自己需要为这个家做些什么。
如今这份信念的转化让我看到了一份担当和力量。我要保护我的妈妈!我要和爸爸一起承担这个家庭的责任。
当排列中一位【歧视、瞧不起妈妈的人】的代表出现时,妈妈的代表立刻依偎在爸爸的肩膀上,红岩导师的解读让我看到了深藏在回忆深处却一直被我可以忽视的事实:
爸爸在家庭的生命中一直是一位温暖、担当、有力量的顶梁柱!
每一次家里的大事小事,爸爸都会默默的去付出,面对家人他总是微笑乐呵,而我逐渐意识到这个家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爸爸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压力换来的。
第三天的练习中,分别用10个词语描绘出父亲和母亲的生命状态:
将这两组词语列出,我内心感受到是深深震撼:
我一直以为父亲的无能和懒惰,原来都只是外界和母亲传递给我的视角,而在我的经历中,父亲带给我的都是正向的品质:
善良、温暖、耐心、热情、创造、爱、担当、付出、隐忍
而我对母亲的描绘中的词语,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原来,我一直在活母亲的状态,因为得不到爱,所以忠诚于母亲。
对父亲的认同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对母亲的认同是一个人灵活的源泉。去看到接纳父母的存在,内心将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三.成长与践行:
就在昨晚,我为母亲买了最近出的【坚果pro3】,早上难得见到爸爸回家,我抓住爸爸的手,向他真诚的说:谢谢爸爸。
我的眼神在逐渐变得柔和,内心的父亲形象是那样的高大,我将以父亲为榜样,活出我应有的生命状态:我是一位温暖、担当、有力量的生命支持者。
内心感受到一份温暖恒久的力量感积蓄于内心,我清晰了自己当下的这条漫漫生命支持之旅的艰涩与使命,今年是我踏入心理咨询的第三个年头,我将持续沐浴其中,不断精进与自我成就,为支持更多的生命而努力,砥砺前行!
我是笋鸦,这是【践行者】专栏第一篇文章,有什么想要交流的伙伴,欢迎留言咨询交友。
同时期待同在心理疗愈路上的大家,欢迎留言或投稿分享你们的经历收获,以文字疗愈身心,去支持更多人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