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亡于宦官乱政,是很多人的印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帝灵帝时,正是宦官当政。诸葛亮说的小人,明显就是指宦官。东汉末年的人,大多把时局之乱归咎于宦官。当时人的各种反叛、政变行动,多以诛杀宦官为口号。
但细究史书,就会发现,如果单纯的把东汉灭亡归罪于宦官,并不妥当。
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宦官确实做了很多坏事,比如贪赃枉法、生活奢侈、欺压百姓、疯狂聚敛等。也包括发动两次党锢之祸,杀害、流放、禁锢了大批的名士贤臣,比如窦武、陈蕃、李膺、范滂等。
但并不能因此就把东汉灭亡的责任全部归于宦官。如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事,士大夫阶层也做了不少。但舆论操控于士人之手。士大夫的恶行,很少见于史书,也不会被舆论大肆声讨。而宦官的罪行,往往被史书详细记录下来,在当时更是被大肆宣扬。
比如东汉初年的名儒欧阳歙,官至大司徒(即丞相)。后被查出曾经贪污上千万,被判以死刑。当时有上千名太学生上书为他求情,甚至有弟子愿意代欧阳歙受刑。后来欧阳歙被处死。但还是有不少人继续上书为他申冤。光武皇帝迫于舆论,只好给这位大贪官赐以棺木和丧葬费,并追赠官职。可见,对于士大夫和宦官犯下的罪行,舆论是持有双重标准的。
宦官中也有忠臣
东汉宦官有数千人之多,其中既有奸臣,也有忠臣。比如曹操的祖父曹腾,以谦逊守节、推崇忠良著称,在当时就享有崇高的声望。比如灵帝时的中常侍吕强,多次劝谏灵帝停止聚敛财富、限制宦官权力,并建议赦免党人、选拔贤才。最后得罪其它宦官,被赵忠等人诬陷,慷慨赴死。在窦武、陈蕃、李膺、范滂等名士被杀或被禁锢之后,最忠心于国家的,就是这位宦官吕强。像吕强这样以忠直著称的宦官,在桓帝、灵帝朝还有不少。袁绍最后不论老弱,诛杀了两千多宦官,其中大多数都是无辜受死。
宦官凭借功劳崛起,没有他们,东汉早已灭亡
东汉中后期宦官势力的崛起,靠的也不是阿谀奉承,而真正是为君主、为国家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东汉中后期,很多皇帝都是年幼即位。然后就是太后临朝,外戚专政。在皇帝长大后,外戚依然不放弃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外戚权臣多有恶行。比如汉和帝时的外戚窦宪,公然杀害宗室大臣,肆意打击异己,并多次征伐匈奴、劳民伤财。比如大将军梁冀,一向骄奢淫逸,被称为“跋扈将军”,并且毒死了汉质帝,杀死了忠臣胡广。
对于外戚危害皇帝、祸害国家的行为,只有少数大臣能够据理力争(比如袁绍的高祖父袁安)。绝大多数大臣或者依附于外戚,或者保持沉默。如《汉书》一书的作者班固,就依附于权臣窦宪,借此作威作福。
士大夫靠不住,皇帝所能依靠的只有宦官。而宦官此时也表现的很勇敢,多次以弱胜强,扳倒了权倾天下的外戚。汉和帝、汉顺帝、汉桓帝都依靠宦官,从权臣手里重掌权力,朝政也因此重回正轨。
可以说,宦官势力的崛起,士大夫阶层本身就负有责任。正是由于他们对于外戚乱政保持沉默,甚至于依附权臣,才给了宦官势力崛起的机会。如果没有宦官及时维护皇权,东汉早就被外戚篡夺了。西汉末年的外戚王莽,正是在士大夫的簇拥之下,登上了皇位。
士大夫与宦官之争,更多的是利益之争
很多人认为,在士人与宦官的斗争中,士人是正义的一方。不可否认,士人中,如窦武、陈蕃、李膺、范滂等人品德很高尚。他们对抗宦官,是为了为国除害。但在他们之后,士大夫与宦官的斗争,已经纯粹是争权夺利。
外戚与宦官同样都是乱政,但士大夫阶层对于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对于外戚权臣,士大夫多是依附;而对于宦官,他们则深恶痛绝,必除之而后快。这是为何呢?主要原因在于,外戚并没有触动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外戚专权时,往往会重用、依靠士人。而宦官则不同,他们大量任用自己的宗族、姻亲、门客为官,抢夺了士大夫的官位。宦官更是积极扶植寒门士人,以对抗世家大族。这更是让士族阶层无法忍受。于是士族积极声讨宦官,以维护自身利益。
士大夫与宦官内斗,毫无底线
在士大夫与宦官的斗争中,宦官比士人克制的多。宦官仅仅会迫害与自己作对的士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杀掉所有的读书人。
但士大夫的策略,则简单粗暴——杀死所有宦官,彻底消除宦官这一群体。从窦武、陈蕃,到何进、袁绍,都是如此。这一策略最后也得到了执行。最终袁绍彻底消灭了宦官。
要知道,东汉宦官有数千人之多。握有权利的,只是少数;作恶多端的,也是少数。大多数宦官都是普通人,更不乏忠厚善良的。士大夫彻底消灭宦官的策略,是很残忍的。而且这一策略极其不理智,很难得到支持。这样的行动,只能使所有宦官团结起来,拼死反抗。士大夫的这一极端策略,比宦官乱政的危害还要大。
何进、袁绍一起乱来,掀翻了东汉这艘大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直接原因,是汉灵帝去世之后的一系列政变。最终,大将军何进被杀,宦官势力被彻底清洗,边将董卓控制朝政,东汉王朝的统治因此土崩瓦解。在这系列剧变中,宦官相对克制,并没有多少罪过。而外戚何进和士族代表袁绍,在其中却有很多罪责。
汉灵帝去世后,灵帝长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掌握军政大权。何进优柔寡断,行事依靠亲信袁绍。
汉灵帝一向不喜欢长子刘辩,而喜欢二皇子刘协,一直想立刘协为太子。但由于刘协的舅舅、大将军何进的势力很大,灵帝一直有所顾忌。于是,他设置西园八校尉,以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蹇硕统领其它校尉,并可以节制大将军何进。汉灵帝试图以此限制何进的军权。
汉灵帝年仅34岁就去世。临死前,他还念念不忘立刘协为太子的事情,于是留遗诏给蹇硕,让他扶植刘协为帝。
得到命令的蹇硕,试图杀死何进,然后让刘协继位。他去寻求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的支持。蹇硕握有兵权,又有汉灵帝遗诏在手。如果十常侍与他联手,杀死何进,宦官集团就能完全掌握朝政。但十常侍却没有跟着胡来。他们将蹇硕卖给了何进。于是蹇硕被何进杀死。十常侍的这次选择,避免了宦官与外戚之间的惨烈内斗。不然的话,双方各有军队,势均力敌。一旦动手,东汉王朝会提前结束。
但并非所有人都如宦官这样理智、克制。朝廷还是内斗不断。
之后,两代外戚之间,发生了争斗。汉灵帝之母董太后,在灵帝朝长期干政;董太后侄子、骠骑将军董重,掌握军权。二皇子刘协是董太后养大的,所以她一直支持灵帝立刘协为太子。因此与何太后产生矛盾。灵帝死后,董太后试图继续干预朝政,被何太后阻止。双方矛盾加剧。最后,何进处死了骠骑将军董重。董太后不久也去世。
这些仅仅是灵帝死后东汉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前奏而已。何进、袁绍诛杀了蹇硕与董重之后,仍然没有停手。他们准备掀起新一轮的血腥,诛杀所有的宦官,彻底解决宦官问题。
何进、袁绍对宦官的处理,可以说极不妥当。宦官中有罪过的只是少数,岂能全部杀死?况且,宦官参与朝政,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他们势力庞大,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何进、袁绍贸然间对他们下手,是非常危险的行动。
张让、赵忠等十常侍,也早已投靠何氏兄妹。不仅如此,宦官对何氏兄妹,更有大恩。何氏出身贫寒,其家族能够富贵,全靠宦官的支持。何太后素来嫉妒,后妃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后,被何后毒死。灵帝因此大怒,要废掉何氏。全靠宦官求情,并出钱贿赂灵帝,何后才得以幸免。所以,何太后、车骑将军何苗(何进之弟),都反对诛杀宦官。何进诛杀宦官的行动,不仅不理智,更是忘恩负义。
由于何太后的反对,诛杀宦官的行动一直无法执行。于是,袁绍建议何进,召各地猛将靠近京城,以逼迫何太后。袁绍甚至让将领在京城周边放火,以恐吓太后。但何太后却并不吃这一套。
何太后、何苗的反对,让何进心中犹豫不定。袁绍却一直坚持诛杀宦官的主意。何进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全权负责处置宦官之事。袁绍于是下令董卓带兵进京诛杀宦官。董卓出身于西北羌族叛乱地区,与羌人有密切关系。在此之前,董卓长期拥兵自重,不听朝廷指挥。袁绍的行为,完全是在玩火。
何进等诛杀宦官的行动,已经谋划了几个月,消息逐渐泄漏。张让、赵忠等宦官不胜愤怒。正是他们扶植何氏兄妹上台。但何进却忘恩负义,准备诛杀所有宦官。于是,张让等趁何进进宫劝说太后的时候,杀死了他。然后,宦官关闭了宫门。
何进部下何苗、袁绍、袁术等听闻何进被杀,带兵围攻宦官。袁术放火烧了东宫和西宫。袁绍则带兵进入皇宫,杀死了两千多宦官,以及亲附宦官的朝臣。
车骑将军何苗,由于一向倾向于宦官,也被何进部下所怨恨。何进部众攻击何苗军队,何苗也被杀死。
张让等挟持汉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离开京城。后被官吏追上,张让等宦官全部跳河自杀。
董卓带了三千人进京,袁绍毫无办法
董卓接到袁绍命令后,星夜赶到京城,护送汉少帝回京。此时,京城已经一片混乱。皇宫被烧,皇帝被劫持离京,最高军政长官何进、何苗,以及十常侍全部被杀。何太后一向无权,此时朝廷领袖,只剩下老迈无能的太傅袁隗,以及袁绍、袁术等。
董卓只带了三千人进京。他长期在西北,在京城根基很浅。但袁隗袁绍叔侄却无法压制董卓。何进、何苗的部众全部被董卓控制。董卓掌握朝政,试图废掉汉少帝,立刘协为帝。袁绍丢下烂摊子,逃离京城。董卓掌握朝政后,东汉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东汉自此已经是名存实亡。
在这系列政变中,宦官的责任很小。宦官杀死何进,可以说是自卫行动。主要责任在于何进、袁绍。
何进、袁绍诛杀宦官,出于私心
为何在阻力重重、且宦官早已投靠自己的情况下,何进、袁绍仍然一定要消灭宦官呢?这还是出于他们的私心。
何进以外戚身份掌权,本身就不合法。皇帝早晚有一天要从他手里收回权力,到时候必然要借助于宦官势力。所以,何进、袁绍一定要趁着自己手中还有权力,斩草除根、消灭所有宦官。
何进、袁绍的这点私欲,最终断送了东汉王朝。当时,东汉王朝已经危机四伏。各地农民、官吏、士兵不断发生叛乱。地方将领如董卓等,拥兵自重,不听指挥。何进、袁绍不想着平定各地叛乱,稳定时局,反而只想着消灭宦官,以保证自己的权力,实在不是国之忠臣。
宦官被灭,东汉王朝失去重要支柱
宦官势力的存在,有它的缘由。东汉中后期,外戚势力过于庞大,严重威胁皇权。宦官势力的崛起,正好限制了外戚的势力。没有宦官的话,改朝换代早就发生了。正是宦官势力延长了东汉王朝的生命。
中常侍张让被逼投河前,对汉少帝哭诉道:“我等被杀,天下必然大乱。陛下自爱!”果然,宦官被消灭后,汉少帝、汉献帝失去了依靠。汉少帝刘辩最终死于董卓之手。而汉献帝,先后在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权臣手里做傀儡。汉献帝曾多次发起过诛杀曹操的行动,都以失败告终。此时,他应该会怀念起宦官来。以弱胜强、虎口拔牙,正是宦官的拿手好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