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英国经典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主要讲述的就是蛤蟆先生心理抱恙,感到沮丧难过,后经朋友建议去做心理咨询,最后成功重拾对人生的希望与快乐的故事。故事不长,内容却引人深思。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学习到心理知识,同时把蛤蟆先生的遭遇,放到自己身上进行对比。
印象深刻的一个内容是一个人的人格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儿童自我状态(Child State)、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State)和成人自我状态(Adult State)。
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发生的事会对我们产生深厚的影响,贯穿我们的一生。人们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孩童的我们是弱小的,不可避险的需要依赖父母的帮助,父母是强大的,而我们是脆弱的,我们无法逃避。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想到我的童年,我是家中老二,妈妈在小时候时常发脾气,爸爸则软弱逃避,所以我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不出差错,讨妈妈欢心。小时候的我,不小心打碎一个碗,都会害怕许久。花钱少,节约是妈妈的主调,所以我从小就知道了节省,担心被妈妈说“你太浪费了”。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了一块很硬的炸糕,明显不是当天制作的,回去后妈妈严厉的批评了我,要求我去超市更换,当时的我真的感到伤心且无奈。现在的我,即使买了贵的东西,也会担心妈妈的诉说,这种事情太多了,每次想到小时候察言观色的我,我的心情都会充满悲伤与无力。童年时期,母亲对我的影响最大,记忆中小时候的母亲严苛,脾气暴躁,不爱笑。我被迫顺从母亲,同意她的看法。如果把这些行为记录下来,会发现,这不仅是我的过去,也是我的现在。我在过去学会的事情,和我现在的行为出奇地相似。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明显。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父母自我状态,指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现在的我,对待外人亲切友好,永远不会发脾气,但是对待亲近的人,我的脾气确是总是暴躁。有一次,大姐直接就对我说,你这臭脾气真是和老妈一样,脾气说来就来,就像火药桶,一点就着。现在的我,有时候也控制不住自己去挑剔亲近的人,并且总是挑剔自己,要记住,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成人自我状态,指你既不会表现得像父母,也不会感觉像孩子。在这个自我状态里,你更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其他两种状态就不可以。在‘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着你,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以上三种状态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你只能鼓励他们。我们在父母和儿童状态时,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在演戏一样。想进入成人状态,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比如,现在我们处于悲伤状态,我们应该反思,这该去怪谁?是谁让我情绪那么坏?回想最近的经历,你可能会说,是项目经理让我悲伤,他的不公平态度让我承担了不该有的责任;是男朋友让我悲伤,他最近总是和我冷战;是爸妈让我悲伤,他们总是催我相亲等等等。但是,仔细想想,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责怪是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做的事情,好像很多人都喜欢待在那个状态里。毕竟,相比责怪,负起责任听着更沉重些。一个处在‘成人自我状态’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当你转变为自我状态,你能可以开始对此行动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另外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4个坐标。
如果我们想理解自己的现在,就必须回顾过去。实际上,我们得回顾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我们影响重大,还影响了后来的成长,牵涉到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对你而言,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我们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因为你既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就会出现四种组合。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是‘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我不好,你好”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
“我好,你不好”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
“我好;你也好”是任务我们双方都好,这个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而这个选择肯定不能给你庇护,免于‘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最好的状态就在于“我好,你也好”。习惯性自卑的我,目前就总是处于“我不好,你好”的状态,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盯着缺点不放。还记得我小学一段时间,晚上总是躲在被子里大哭,想我为什么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呢?贫穷使我从小自卑,不敢让同学来家里玩耍。现在的我也总是处于自卑的状况中,好在,我学会了主动去了解这种情绪,主动去做出改善。
就像蛤蟆先生感谢苍鹭咨询师一样,我要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知识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