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是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距离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还有175天,距离大三结束还有11天,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写这篇总结目的有三:一是留下点时间走过的痕迹;二是回过头来林林总总的看一眼刚刚过去的三个月;三是整合现有资源,看看自己还可以在那些地方做出改变,告诉自己,未来可期!
第一次尝试以书面方式较完整的去回顾自己,暂时我想先从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反思与未来这三个板块做一下归纳整理。每个板块从涉及的几件具体的事情去写,同时会分享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各种工具,主要是各种APP。内容上会比较图文并茂。
学习方面
本人呢,是一枚大三考研党,不想考本专业,考研专业待定(主要是选择困难症+拖延癌晚期),所以目前只有英语和政治两门在复习中。杂食性“终身学习”者,有个别喜欢的领域,但是其他领域的东西只要觉得有趣也会去学学看,偏爱网络课程;“终身学习”的观念来自罗胖,当然也不可避免的相信“为知识付费”,养成了往各种学习APP上氪金的习惯,但总体来说相对克制,还是会理性消费的。基于此,我的学习主要分为:学校课程、考研备考、多平台扩展三个部分。
一、学校课程
(一)审计
学校课程安排将审计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这学期审计,下学期审计实务。基础不好,听得很吃力,笔记也无从下手,写了大概课程的三分之一便搁置了。考完初级后开始做习题册,采取看概念、做题、对答案的方法,刚做完上册。准备期末考试中......
1.知识框架
2.笔记
(二)资产评估
专业选修课,但是上的跟专业课一样认真。基本上都能听懂,老师板书很好看,笔记完整。知识体系也基本完善,只是学的还是过于死板,计算能力很差,考试也考得很水。
1.知识框架
2.笔记
3.练习
(三)会计软件
用友系统,算是会计电算化。一学期做了八个实验,一路都是心酸坎坷。优盘丢了两次以后终于彻底找不到了。
二、考研备考
(一)政治
1.学习计划及进度
上完了导学班和基础班,进入了强化班阶段。导学班以马原和史纲为主,强化班正式进入全面系统的学习。
2.笔记
3.方法总结
马原是整个政治考试的基础与核心,要在构建完整、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上掌握每一个原理,然后再应用到具体题目中去。
(二)英语
1.学习计划及进度表
3.方法总结
年初的时候,还搞不懂大笨象的英语学习的第二条路是怎么回事。现在懂了,一言以蔽之“庖丁解牛”四个字应该是最为恰当的概括。再加上蒋争的《英语词汇的奥秘》,进一步细化了“庖丁解牛”的思想与方法。单词层面,《英语词汇奥秘》用词根词缀解构单词,记单词就是排列组合,词根加上不同的前缀后缀构成各种意思的单词;句法层面,以句子的组成成分为核心,各成分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句型。每个句子成分都有其特定的逻辑位置及词性,找准句子主干,解构句子结构,就会发现所有所谓的长难句都是简单句的组合。在通过句子解构看懂句子的基础之上,翻译写作就都会一通百通了。在有了”庖丁解牛“方法论指导后,还需要控制实施有效性的“重复原则”,大笨象的思想是滚动复习,以词根为例,具体如下表:
三、多平台扩展
(一)中国大学MOOC
1.学习计划及进度表
黄色区域表示已学,绿色部分表示待学习
2.笔记
3.关于中国大学MOOC
MOOC上面有很多好课,而且课程质量都很高,课程安排基本上都是每周2-3小时,作为拓展学习,可以说是非常适合了。正如平台所坚持的那样“好的大学没有围墙”,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有平台认证的证书,算是对自己的一份认可与奖励吧
(二)得到
1.打卡记录
2.笔记
3.关于得到
不止是听书,已经氪金五个月了。一扇窗吧,将自己从小圈子里拨出来,看到自己的渺小,看到更大的世界,也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已上瘾。
(三)网易公开课
1.学习记录
2.关于“一万分钟计划”
从一万分钟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大门,得到、微信读书、晓书童、老马商书房、樊登读书会、吴晓波、吴军等等。去年七月加入一万分钟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事之一。人永远无法预知哪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会何其深刻的影响我们的一生。
(四)喜马拉雅FM
1..学习记录
2.关于“康永哥的情商课”
康永哥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润物细无声的人,哪怕是很残忍自己一直在躲避的真相,康永哥也能让人平和温暖的接受事实,接受自己,然后去重新审视自己,女神节剁的手,很值很值。
(五)微信读书
1.读书记录
2.关于读书这件事
那么多读书APP,为什么是微信读书?首先它是直接架构在我们的社交圈子上的,其次,及时反馈的奖励机制,阅读时长和记录直观可见,还能兑换书币。
四、学习辅助工具
推荐几款辅助APP,好的僚机很重要。
1.滴答清单
2.番茄todo
3.沪江小D
4.白描
5.拼图酱
前面所有拼图都是用的拼图酱。
6.Mark
生活方面
一、睡眠质量
二、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