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街头的菜市场买菜,和买菜的大妈砍价砍了半天,终于肯让大妈让出了5块钱,紧接着便觉得自己好厉害,原本以为这个价位对方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步,没想到自己口才竟然是这样了得。
在知乎论坛上刷一遍,关注了几个哲学与科学的话题之后,看了看也像似懂非懂的样子,却仿佛是明白了一些道理,紧接着便觉得身边的人对这些还处于无知状态,便觉得深感可惜。
在镜子前照照今天的妆容还算不错,不知不觉就潜意识的就将自己的身价暗自抬高了一级。读了几本名著或者学了一门乐器,于是情不自禁的觉得自己越来越是个与众不同的文艺青年,看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像行尸走肉。
至于那些在朋友圈假装很努力的人便不再提起了,实际上这些人还谈不上危害性,因为至少他们的目的其实非常的简单纯粹,就是想刷一下存在感,卖弄一下虚荣心而已。
而真正会对一个人的社交和心理产生危害性的,恰恰是那些刚刚付出几分努力或者在某一方面还只是半吊子水平便产生优越感的人,这类人通常情况下对那些喜欢在朋友圈炫耀的人持有一种不屑的态度,按理来说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但可怕之处就在于,这类人看不上他人,却又总是过分高估了自己。
2
我有一个朋友,有着非常之多的业余爱好,虽然没有一样玩的特别溜的,可却对自己这种能挤出时间为这么多有益身心的活动牺牲的精神而感动。
大多数时候,别人还没来得及感动,自己先把自己感动了都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你产生一种自己在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的错觉,而事实上大家从一开始就持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如果是这样,那对自己脆弱的小心脏的影响可就不只是100点暴击那么简单了。
像我那位朋友喜欢高谈阔论,仿佛无所不知,每每注视着他的时候,都能感觉他的眼睛里仿佛在射出一道无与伦比的光芒,那道光芒像是在告诉我,他很佩服现在的自己。我相信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也肯定不在少数,可大多数时候,又不能当面拆穿,只能碍于对方的情面,不断的点头称是是是。
按理来说,优越感本身并不绝对就是一件坏事,在这个一望无尽的大千世界,我们都不甘心只是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总想做点什么东西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即使做不到全球瞩目也非常渴望全国皆知,做不到全国皆知能在一个领域小有名气也是不错的,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哪怕哪天被街头喜欢拉家常的大妈大爷提到的时候给夸一句也不错啊。
可大多数时候,我们真的可能连让身边的三五好友夸上一句都不容易,这现实世界太浮躁,没有太多人去关注你的是是非非。而越是这样对存在感就越渴望,对存在感越渴望也就越容易在刚刚付出了1分努力或得到1分成就的时候产生优越感,这种渴望而不可及的心态一旦呈癫狂式发展,便像极了陈奕迅《浮夸》歌词中淋漓尽致的描绘。
在我们身边也一定有不少人或者自己本身就有这种毛病,总是有各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情不自禁的就附着上身了。那一瞬间,觉得自己真的差一点连找对象的标准都想往上提升一个等级了。
如果说这种优越感的存在真的能促进我们奋发图强,勤奋进取的话,那倒也不是不可以,优越感其实是小程度上的自豪,自己有时候适当给自己贴点金,也能让自己更加有责任感。不过,依照现下的情况来看,我们可能在还没有真的开始之前就先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了。
3
很多时候,“忘我”和“忘本”只有一线之隔,“忘我”原本是一种持之以恒甚至废寝忘食钻研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愈发向前推进的时候就越容易在其中迷失自我,忘记了开始时的目的和方向。而对于我们而言,却经常是会在还没有到达忘我的境界的时候便开始忘本了,这与我们本身不甘平庸和过于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越是不甘平庸,越是急功近利,就越找不到成功的突破口,长此以往,我们便陷入了精神麻痹的自我陶醉状态,在浑浑噩噩的生活当中寻找那一丝一毫的精神慰藉。
于是,我们不停的安慰自己,对自己不停的说,我还是个有理想的人,我是个有志向的人,我长的好看,我会欣赏,我懂分析,我是个有品味的人,哪怕是做任何一件小事,我们都不肯放过那那一分钟的小骄傲,而事实上,我们做的事就日常生活来看也实在是微不足道,可旁人不懂得夸耀,我们便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的自娱自乐了。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可惜的是,我们现在既不愿意看起来庸俗,又不能去承受孤独,便只能在庸俗和孤独之间寻找一个看起来仿佛合理又求得看似不同的平衡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