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电视辩论节目中,在针对“当同事很弱的时候,是否要一次又一次的力挽狂澜?”康永找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角度,或许这个角度在我思考的过程中也会想到,但是他的说话之道在对这个角度进项阐述的时候却有打动到我。
对于每次力挽狂澜的事件,不去考虑是否阻碍了我同事的发展或者他可以自己成长的空间,不去考虑我的领导如何的评判我们这次团队的工作成果,不去讨论付了钱的客户对于此次服务或者产品的满意程度,而是从个人的实现角度出发。
其实我是一个每一次都会因为自己的性格和属性,而选择尽量去完成力挽狂澜的人。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我实现的快感和满足(有时候在我自己看来是有点自私的),我通过这样的力挽狂澜,得到了自己价值的认可和经验的积累,这些都给我带来满足和幸福感,所以我会一次又一次的去主动的承担一些工作,不一定是力挽狂澜,因为每一次,我都没有去关注结果的好坏,因为这个过程中我被需要了,我的价值被自我感知了,这就足够了。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帮忙或者力挽狂澜,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也一直在这样的状态下,继续着自己的人生。
但是人的状态是在一直变化的,随着时间和工作经历的增加,我发现,力挽狂澜的机会依然会有,但是我却懒于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个阶段的我,开始考虑似乎不是自我实现的问题,又或者是在思考怎么样的方式来更快更持续的实现我的自我价值,我开始为跟一群猪一样的队友工作而累感不爱,因为之前力挽狂澜的经验我已经足够的多,我希望有更多的挑战,我不希望我永远做的都是类似的或者同一层次的事情。
然后大家就会说,那你自己去找一个更高的层次啊,是的,不管是我自己还是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然后我又会开始以初学者的身份开始学习,然后做的不错,然后开始帮同事力挽狂澜,然后继续找下一个更高的层次,以此类推,从而不断的实现我自己,不断的提升我自己、如果我是一个这样的人,我愿意一辈子都在力挽狂澜中,因为我的属性里面就是这样的好强和自虐追求个人价值的人。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所谓力挽狂澜肯定是能力出众或者有出众特点的人,这样的人在人群中肯定是少数,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属性的话,力挽狂澜就基本没有了,因为每个人都会积极的努力,积极的奋斗,积极的去解决问题,而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对于幸福和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大部分的成功目标不是定义在工作上的,所以就存在在群众中大部分表现一般甚至差的人,这样的人的选择,大部分都是不会去做这些力挽狂澜的事情,第一是自己的能力不够,第二是自己能力够,但是。会出于在复杂职场关系下明哲保身,或者个人不喜欢张扬,又或者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就不在此,所以大部分人选择了不去做力挽狂澜的事情。
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了,一直做力挽狂澜的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要么获得了社会大众认可的财富和地位,要么在得到和会认可的过程中败下阵来,改变心态适应自己给自己描绘好的个人的认知世界里,也就是自己对自我认知和实现的新道路。而那些不能做或者自己认为不屑于做力挽狂澜的人,也就按照自己的人生哲学活得有滋有味。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对于是否会一直的做力挽狂澜的事情,取决于你问的对象是谁,换句话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的选择,也或多或少的影射出来你的一些心态特点和自我实现内容的属性。
而那些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之间不停摇摆的人,不用着急,你们最好定义,因为你们本质还是属于有自我实现目标的人,只不过此刻的你们,要么对这个目标开始有些模糊的怀疑,要么在这条本该义无反顾的路上暂时匹配和困乏了,如果你意志坚定,你就走过来了,如果你意志不坚定,你会继续犹豫和挣扎而不会放弃,因为你生来就是相信人一定要自我实现,这就是纠结人类的真面目。
换个角度想,当我们停止做一件之前自己非常推崇和认可且身体力行的事情的时候,是我们在自我实现的路上已经疲惫的快要放弃了,还是我们自我实现的目标已经模糊或者改变的面目全非而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我们继续? 如果不得不选,我更希望是后者,因为后者至少肯定了,我还有追逐新目标的动力和冲劲,而前者则意味着我已经放弃了任何自我实现相关的动力和动力,让自己无限慵懒的随波逐流,直到我碰到一个或者一件清空我内存重启的人或事,否则有可能我在有限的生命里就这样一直荒芜下去了,当然这个不是靠运气,还是靠自己。而对于后者,我可以需要一个gap time 去体会,去寻找并为之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