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这里是黄担~
2019年,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冒昧问一句:
这一年,你睡得好吗?
我曾经有一个#晚安打卡计划#,每天睡觉前和朋友道一句晚安。
无聊的我,甚至还为此专门做了一个记录的表格。
晚安打卡始于2017年6月29日,不知不觉,已经是2年零5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计划没有一直持续进行,今年年中因为生活比较混乱,晚安打卡计划就此中断了。
近期由于睡眠质量越来越糟糕,为了督促自己早睡,2019年11月9日我又和朋友捡起了这个计划。
回顾2017-2018-2019年数据,我发现夜是熬得越来越深,入睡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难了。
——————
2017年
统计数据:2017年6月29日-12月31日
总天数:183天
熬夜浓度:99%
2018年
统计数据:2018年1月1日-7月30日
总天数:183天
熬夜浓度:97%
2019年
统计数据:2019年4月8日-11月29日
总天数:235天
熬夜浓度:98%
由于中间换了电脑,部分据丢了,在网盘里找到半截存档;统计与概率并存,这里就以现有数据统计做概率分析。
将3年数据作样本统计得出概率,放到三年1095天里:
按照父辈要求9点前就要上床睡觉,
我只做到了2天,
四舍五入计算,几乎为0%。
按照现代非官方医学标准22:00前睡觉,
我做到了16天,
三年的1%。
如果说22点之后睡觉算熬夜的话,
这三年里,
我99%的时间都在熬夜。
如果将这标准延后到23:00,
我的熬夜指数是87%。
甚至,有48%的日子我没有做到当天睡觉,
总计536天,在0点之后也就是第二天才入睡。
三年晚安时间,颜色越深,睡得越晚
把那些零散的熬夜拎出来,真实数据触目惊心。
但这些数据,我想也不单单是个例。
我问了身边的朋友,一般几点睡?
大多人的回答都是12点以后。
和我一起打卡的朋友(设计师),她的数据比我更夸张!
在我的统计里,只有30%,她是当天道晚安,
剩下的70%时光都是在0:00之后才放下手机。
为什么我们会晚睡?
熬夜的那些时间我们去干吗了?
01 因为工作,不敢早睡
我曾在这周尝试早安打卡了,但是有一半时间,因为工作还没结束,不能也不敢早睡。
周三
将近10点,收到甲方一个紧急需求
周四
01:25,民宿住客的一通电话,瞬间让人清醒了
周五
新增直播项目,22:30直播才刚刚结束,夜已经深了
朝九晚五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奢饰品。
02 深夜犯罪,不愿早睡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白天无所事事,不干正经事浪费时间会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而在晚上堕落颓废似乎是可以免罪的。
我就是这样,并且我的很多熬夜时间都花在彻夜追剧上。
我经常在深夜里,点开红的绿的蓝的视频app,选择一部剧,不动脑子的时间过得特别快特别爽。
在看剧的时候,人能自动代入到剧情忽略周遭,深夜追剧,成了一个逃避现实烦恼的通道。
那些我们不敢在白天放纵的事,被我们在深夜里熬了一遍又一遍。
03 无比焦虑,无法睡着
说实话,在进入社会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晚睡失眠为何物。3年过去了,我真心发觉早早睡觉快速入睡太「南」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想太多!
我在害怕什么呢?
明天的稿子还没想好写什么主题?
今年还有好多项目款没收回来,得想什么法子催款呢?
看别人朝九晚五月薪过万的公务员生活,要不要也去考一个?
当多数人选择回老家发展的时候,是不是就留这座城市了呢?
身边的同龄人结婚的结婚,生娃的生娃,假如10年后,还没结婚会怎么样呢?
都在鼓吹买房要趁早,该不该咬咬牙参与一脚,但如果我因为什么事而不在,房贷压力落在父母身上怎么办?
……
学生时代,你要做的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
进入社会,你发现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并且很多情况是庸人自扰,几乎无解。
——————
“不要拿命工作了”“不要再熬夜了”
最近因为各种事件,这些口号越来越响亮。
上个月因为身体的小问题去了两家医院,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都问到一个问题:是不是经常熬夜。
小熬怡情,大熬伤身。
最近偶尔会感受到胸闷,
右心房有针刺的痛感。
熬夜不一定是元凶,
但我想最大化地逃离晚睡了。
现在的我,已经尽量在22:30之前处理完工作;
开始强制自己23:30之前丢掉所有电子设备;
捡起了日语学习,期望通过充实生活分解自己的焦虑;
冰箱里添了牛奶,无眠的夜里给自己泡一杯热牛奶;
清晨的闹钟设置成7:30,努力让自己为了早起而早睡。
希望我们能活成朴树那样的洒脱,
“到点了,我该回家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