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吃午餐
据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是老祖先总结了几百本书的智慧。按理说这句话是个人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人不相信这句话,觉得天上也有时会好事光临自己,或是掉下饼让自己遇上呢?归根结底,但凡和人有关,就一定会有人性这个东西,牛顿知道天体运行,可是他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和贪婪。说到底,谁也说不清,管不了。无数的历史事件,还有更多无数的小说故事,其实就是写尽了人性的东西,写尽并不代表人人能看清,读透,也能节身自爱,正确践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没有免费的,就是一切都要付出成本。这个不是只说赚钱,泛指所有的事。读书的人,没有看书,没有理解,没有消化,没有实践,没有产生价钱,一切都没有做,当然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结果,也不能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前提是学后的实践。中国是填鸭式的教育,应试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分数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绩,也就是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育不会先把问题提出来,你一个学期来找答案,最终完成考试。刚才相反,就是说明先要掌握教师教的,最终要变成自己掌握多少,完全就是发撑的水平了。古代一般都是以文字为多,就是一篇论文来辨别你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以及提出的建议,看出你到底有多少水平,是不是人才,国家要用的人才。这种方式,也是要付出,没有免费或是好运的说法。
没有免费,就是一切都要付出成本。这个不是批读书,还指工作的事,没有付出对应的时间,精力,工作不会有变化。流水线的工人没有做一个动作,下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工作上没有花时间做,没有花精力去学,没有动手去做事,没有花心血在里面,想要有好的结果,那都是不劳而获的心态,也有了免费午餐贪婪。想想农民不播种,不经过过程管理,没有收成也是合理的,当然天好,又努力,也会有好收成。但也说明没有费用的事。免费的事,在很多的程度上,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农民想浇水,刚好遇上下雨了,这个时候的确不用做就有了,只能算是一个好运,但不是守株待兔的理由。
没有免费,就是一切都要付出成本。关于收益,巴菲特最有发言权。因为他的经营超过年化利率在20%以上,所以他是股神,他不是运气好,而是他懂得多,看大量的书,一直在思考。所以付出的是本钱还有智慧。而普通的人也有想着超过这个年化收益的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击鼓传花,用后人的钱填前人的收益,等鼓不响了,就是崩塌之时,也是血本无归的结局。你想要的是收益,而游戏制定者要本钱,这就是钓鱼游戏一样,作为鱼来说,你只看到食物,而你觉得吃得欢喜之时,其实钩子已经在你的肚子里,结局当然就是别人的午餐,你付出了生命(普通人的生命不就是金钱吗?),而别人只付出一点点食物而已,钓鱼者知道,而鱼当然不会知道,就算有些鱼知道,反复试后也相信有白吃的,只是下次要搭上自己的命。生活中的那些案例,就没有必要一一列举了。故事很多,核心只有一个,免费的,一定会付出一些代价。如果你能承受代价,那就不叫免费了。
没有免费,就是一切都要成本,对应的话应该是一分付出,未尽一分收获,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比如我是学生,写的作文,如果是十分,老师只给我打了三分,还有七分是跑题了。三分是给面子的。是不是付出,不能得满分。如果我是下属,领导让我做东,我做西,那不会有工作成果,还有可能丢了工作,这也是付了劳动,并没有收获,还没有饭碗。所以得出结论,没有免费,也没有付出一定就要得到的说法。天下的事,没有一定,只有人为的欲望,还有强加的贪婪,最后只有一地鸡毛,让自己去面对收拾,与其知道是那样,何不平常心,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努力争取,不是自己一定得到的,平常心对待,不是只有利益,得到才让我快乐,有时我付出的爱或是劳动,我觉得实现了自我实现,其余的,一切随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