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目录:
- 春秋物象
- 冬夏物象
春秋物象
先来看看自然界的“物象”。
前文中提到的“落叶”、“劲草”、“柔条”、“芳春”都属于物象。此外,钟嵘《诗品序》里也举了一些物象: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这句话是说,一年四季,日月不淹,时序更替,不同的自然物象都能感动诗人,使其写出好的作品。举个栗子:
李后主在其《虞美人》中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又在《望江南》里说:“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两首词里都提到了春风和明月(物象),引起的都是悲伤痛苦的感情。因李后主国破家亡,被人从故国金陵带到北宋都城汴京拘禁。以往他都是以皇帝身份在御花园看花赏月;而现在春风又来时,他已失去家国,甚至连性命都掌握在别人手中。这是由今昔对比产生的感动。屈原《离骚》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空美人迟暮”。日月匆忙运行,从不停歇,春去秋来,草木凋零,作者联想到自身也像草木一样衰老,死亡。这是和草木产生共鸣后产生的感动。
你或许会问,只有今昔盛衰,生命易逝才能引起诗人感动吗?非也。写诗不一定非得有如此深沉强烈的感动,对敏感的诗人来说,有时外界只须有一点儿的小小的物象的变动,就能引起他诗意的感受。日本诗人松尾芭蕉写过一首俳句:“青蛙跳入古池中,普通一声。”这里没有今非昔比,也是没有生如逆旅,他只写了大自然某种景物的一个小小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了作者的心动。
说到心动,有一个趣事。相传禅宗六祖慧能听到两个小和尚在争论一个问题:风吹幡动,到底是幡动还是风动?慧能对他们说,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两人的心在动。佛家主张自心清净,当然是反对心动的;而诗人则相反,唯有保持一颗活泼善感的心灵,才能写出好诗。唐代诗人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还没起床到外面去看,只凭昨晚听到的风声雨声和今早听到的鸟啼声,就敏感地联想到繁茂的春花零落了。宋代诗人杨万里说:“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肯无。似嫉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为什么春雨不能下大一点,又不肯停歇?他说那是它嫉妒我窗外有如此美丽的山色,故意下得像珠帘似的挡住我的视线。这就是诗人,他们对大家看惯了的万物保持着一种关怀和敏感,所以经常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新鲜情趣。
春风和春鸟是春天里的特色物象,而秋月和秋蝉则属于秋天。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秋蝉》说:“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舒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忧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喜欢藏在高高的树枝上,人们只能听到它叫的声音。诗人说,你栖身的地方这么高,本来就很难找到食物,只可餐风饮露,可是你饿着肚子还一天到晚叫不停,有什么用处?你纵然叫得声嘶力竭,谁能理解、同情你?
当然了,禅是昆虫,它叫的时候哪来的这么多想法?于是乎,诗人笔锋一转,联想到自己:我为了谋生去做官,可这能实现的我的政治理想吗?这些年我就像一根树枝一样在水里漂来漂去,我的故乡已长满荒草,哪一天我才能回去?感谢你用叫声我和你一样贫穷而高洁,绝不会和那些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家伙同流合污。因此,这是一首“表里不如一”的诗——表面上写禅,实则写的是自己。显然,它比杨万里《春雨》要深刻。因为杨诗写的是生活情趣,李诗则是抒情言志。
冬夏物象
说完了大自然的春秋物象,再来看看那些能引起诗人的感受的夏冬物象,即夏云暑雨和冬月祁寒。俗语云,七月天,孩子脸。说明夏天气候变化无常,刚才还是晴天,马上就可能是暴雨。杜甫的《大雨》描写得就是这种景象: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清夏云郁陶。执热乃鼎沸,纤絺成缊袍。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杜甫写夏云暑雨却从冬雪写起,冬天一直没下雪,土地干旱。到了春天又一直不下雨,农民都愁得发出了嗷嗷声(嗷嗷待哺?)。于是上天就回心转意,在初夏布满乌云,大地到处都是狂风暴雨,冲刷了满地的蓬蒿。为什么不是满地庄家,而是蓬蒿呢?因为久旱不雨,庄家都已枯死,只剩下蓬蒿。经过这场大雨之后,农民就可以清除野草,在田里播种了。
杜甫还写过一首《喜雨》,他在结尾道:
峥嵘东云山,交会未断绝。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峥嵘”是很高的样子。夏天那种带着雨的浓云厚厚还在天上,显然已下过雨,但诗人觉得下得还不够:怎么才能把驱赶雷公,到东南方的吴越之地再下一场雨呢?
此处以杜诗为例不仅仅是要说明“夏云暑雨”的物象能引起诗人的感动,还要借此指出杜甫与前面提到的诗人的不同之处。我们知道,诗人之所以异于常人,乃是因为他们能把心中的感动表达出来,使别人即使在数千年后读了还可以产生相同的感动。而且不止于此,读者还可以从他的感动引发联想,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生发出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时生生不已的,叶先生特地给它起了个名字——感发的生命?
然而,宇宙间的生命又是各不相同的,有健康的生命也有病态的生命。同样,感发的生命也有质量上的高低、优劣、深浅、厚薄之分。我们可以看到,杨万里把春雨写得活泼又情趣,但那只是一种偶然的、细微的、纤巧的感发,没有更深刻的意义。李商隐写蝉寄托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比杨诗更深刻,可这只是个人的悲哀。杜甫为什么能被后人称为“诗圣”?因为杜甫的感发生命是深厚博大的,他关怀的不是个人的得与失,而是国家和老百姓的苦难。
这么说是不是说杜诗更好呢?个体生命的和天下苍生有优劣之分吗?叶先生说不是,这只是要区分感发生命的不同。同样是花,牡丹有牡丹的美丽,草野之中的小花也有小花的美丽;同样是兽,狮子老虎有大生命的美丽,小猫小狗用小生命的美丽,这是不能拿来比较的。
至于冬季令诗人感发的物象,就是严寒风雪了。再看杜甫的《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安史之乱,杜甫从鄜州(今陕西省延安地区)赴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送到长安。不久,唐军大败于陈陶,死伤四万余人,杜甫写了《悲陈陶》等诗,表示哀悼。这首《对雪》也是为陈陶之败所作。他说,官军死了那么多人,野地里到处都是鬼魂的哭声,我一个人被困长安,妻女在鄜州生死未卜。黄昏时候乌云密布,大片雪花在回旋风中起舞。盛酒的飘已被我扔掉,因为已无酒可饮;炉子里一点火没有,长安被叛军占领,与外地隔绝了消息。我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坐在屋里出神发呆。“书空”用的是晋朝殷浩的典故。殷浩被黜放后,每天独自坐在那里用手在空中比划,写的是“咄咄怪事”四个字。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心中有忧愁烦闷不能解时出神发呆的样子。诗中描写严寒风雪的“乱云低薄暮,急事舞回风”两句,形象真切,对偶公正。不仅如此,还“融情于景”,把诗人当时心中烦乱忧愁的感觉,都融会在“乱云”、“薄暮”、“急雪”、“回风”等物象中了。
到此为止,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物象给人的感发已经讲述完了。但自然物象并非引起感发的唯一因素。除了自然界的“物象”,还有人事界的“事象”。欲知何为“事象”,且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