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写道:魏将徐晃不听王平苦谏,率军渡汉水,被蜀将赵云、黄忠击败。徐晃退回寨中。却迁怒于王平,想杀他,王平当夜放火烧营,投了刘备。
曹操听后非常愤怒,亲自率领大军来夺汉军营寨接连两日挑战,蜀营一人不出。而到深夜,诸葛亮巧妙地应用引起敌人怀疑的计策:放炮击鼓,佯装劫营。搞得曹军不会安心睡觉,一连三夜,夜夜如此,曹操没有办法只好拔寨退兵三十里。
接着,诸葛亮又让张飞、魏延分兵两路,断了曹军粮道。这下激怒了曹操,便摆下阵势,要与刘备决战。
没斗几个回合,刘备派的人佯装被打败就逃,曹操带领军队追赶。这时蜀兵营中四声炮响,号角齐鸣。曹操恐怕有埋伏,急忙命令退兵,曹兵又败了。
曹操刚刚退回关中,还没来的及喘气,蜀兵已赶到城下,东门放火,西门呐喊,南门放箭,北门擂鼓。曹操吓得灵魂出壳,急忙丢掉城池就逃。
曹操正逃之间,忽然三路蜀兵杀来,曹军大败。曹操夺路而逃,十分狼狈。
刚逃到斜谷界口,却见前面尘土飞扬。又有一路兵马呼喊而来。曹操惊呼:“这如果是伏兵,我死定了!”走近才发现是自己的次子曹彰来救,曹操这才放下心。
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彰小时候就善于骑马射箭,力气也很大,能空手与猛兽搏斗。
有一次,曹操对他说:“你不愿意攻读经史,只知道玩弓骑马,那可是匹夫之勇,很难成就大事业呀!”曹彰却回答:“大丈夫当率兵数万,驰骋疆场,威震天下,怎么能捧着书本死记硬背呢!”
曹操又问他:“当将军,应该怎样去做?”曹彰回答说:“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意思是:身为将帅,作战时应当身披铠甲,手执利刃,不怕危险,冲在士兵的前面,给土兵做出榜样。曹操听了这番议论,心里很高兴。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代郡的乌桓叛乱,曹操立即命令儿子率五万兵马前去讨伐。曹彰按照自己一向的观点治军为将,在战斗中冲杀在前,大大鼓舞了士气,很快就平定了北方的叛乱。
眼下,曹操被儿子救下,非常高兴。回到营寨,设宴为儿子庆功,并整顿兵马,准备和刘备再战。
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成语“身先士卒”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意思是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身先士卒”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故事中曹操的儿子曹彰打仗时,总是亲自带头,冲在士兵们的前面,正是他身先士卒,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故事告诉我们:大家一起做事情时,身为领头人只要身先士卒,就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