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经过三次思考以后再去施行。是一种过于谨慎的态度。适度的思考是正当言行的前提,但如果思虑过于谨慎,则容易心生顾虑、犹豫,使对私利的关切影响对道义的遵守。《论语》记述鲁大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认为,季文子思考两次即可,不必三思。后人在使用“三思而行”一词时,常淡化其过度谨慎之义,仅用以劝诫谨慎行事,强调在言语行事之前应周详地思考,从而做出符合日用伦常之道的选择。
【国学录】三思而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 shancongjingdian (长按复制加关注,更多精彩内容免费阅读) (微信扫一扫...
- 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