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繁荣造就自由。商业一般比较务实,明确自己的利益所在,不在乎对方的精神立场,无论对方是天主教、新教还是伊斯兰教,无论对方是黑人、白人亦或中国大主顾,都能照常经商。即使有法律限制,警长们对异教徒睁只眼闭只眼,甚至默默保护它们不受当局激进分子的干扰,没有其他,只是他们记得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异教徒的贡献,许诺的宗教伊甸园只是飘渺的存在罢了。他们谨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干涉对方的精神信仰,这就为自由打开了传播大门。
秦人说,商业是自由之母,农业是专制之父。
蒙田是个渔夫家的孩子,他的父亲发达后竭力把他塑造成一个绅士,学拉丁文、读高级私塾、做城市议员,加入天主教贵族联盟。然而在1572年8月的一天,生活一切都改变了,他离开了天主教,那天教皇格里高利八世为屠杀三千名法规新教徒而大肆庆祝。他依然继续参加重大礼仪活动,免得旁人饶舌。他坚持以业余作家的身份写作,绕过官方的严格审查。蒙田的《论自由的良知》值得缅怀,他说明智的政府应该尽量避免干预别人的思想,称判教者朱利安为“真正宽容的政治家学习的楷模”。
关于信仰自由的通俗表达多如烟海。国王没有权利逼你必须走进这个教堂,异教徒只适合文字讨伐,等等。
秦人说,异教徒只适合心灵讨伐,见诸笔端、议于言表均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