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想做一个和旁人一般的平凡女子。
10岁以前,她是一个笑的没心没肺惹人欢喜的孩子,没什么烦恼。
10岁那年,父亲重病去世,她还是懵懂无知的女孩,知生死却并不明白,她没哭也没闹,甚至还因有玩伴而些许开心。一年也见不了多久的父亲其实可有可无。
只是后来,旁人遇她便用怜悯同情的目光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孩子都是敏感的。她知道了自己的不同。她害怕了,似乎懂了,自己可能会想电视剧里的那些家庭不美满的孩子一样遭人排挤、嘲笑。她开始用她所能用的方式来极力掩饰自己的不同。
可老师特殊的关爱使得她愈发自卑,本是任性哭笑玩闹的孩子再也不任性了,她不愿意自己不同,她不需要同情,即便父亲去世她依旧还是以前的她,可没有人明白,所以她只能自己做着以前的自己。
母亲微薄的工资并没有办法满足她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生活。基本上没有零花钱的她,每天放学只能看着小伙伴们奔向小卖部,而后回家的路上被分享一点。其实她并没有很喜欢吃,只是人通常会被自己没有的东西所吸引,她对零食产生了极大的欲望。
可母亲的钱她没办法要,她从那些路人甲邻居大妈嘴中得知自家的惨况,偶尔得到五毛、一元的零花钱她就激动不已。
母亲常说,别人给的东西不能要。所以每当她被施舍时都会拒绝。可能母亲心里也不愿被同情吧。
有次作文得写“我的家人”,她瞬间呆住了,她不知道从何下笔,其他人都在讨论父亲母亲,而她呢,只有一个母亲了。
从那之后,她深刻的明白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她开始掩饰自己,妄图把没有父亲的事实掩盖住,不想被同情,不想被特别对待。
还好,她在他人眼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了。
初中时代的她,有了自己的朋友,也有了自己的任性。和任课老师、班主任、宿管、同学都有过争执。她羡慕极了小说里离经叛道的少男少女,她也想成为那种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在意的人。似乎,她做到了。可真的做到了吗。她的叛逆都是在她认可的底线之内。那她的底线又是什么呢。她知道母亲的艰辛却不喜母亲挂嘴边的她和别人不一样,但她也不会给母亲惹上“破财”的麻烦顶多也就是去办公室和老师喝喝茶聊聊天制造点小插曲来回报对母亲的不喜。她知道老师对好学生尤其像她这样的大多宽容所以她一直名列前茅并且麻烦不断。这底线大概也是她叛逆的根源吧。说到底,终是源于自卑。
十五六岁花一般的年纪,正是蠢蠢欲动的时候。在面对喜欢她的男孩子的时候,她的自卑心又爆棚了。拒绝是她唯一的想法。她觉得自己并没有资格去谈一场所谓的恋爱。她害怕自己不配。她并不如他们眼中的那般真实。
可也有“深情”的人儿啊,两三年的时光再多的自卑也该融化了啊。她为他留在了不属于她的班级,还准备了一大堆道理应付母亲和老师。这半年或许是她真正开心的时光吧。喜欢的人在眼前,她的情绪会为他所动,他也会想念她。没有在一起却暧昧着的时光是最好的怀念。
毕业季各奔东西。她并没有再一次任性的和他去同一个学校。她遵从了母亲和老师的期望,来到了他们期望的学校。而这一别,便是多年。
她的自卑始终无法治愈。这个学校,人很多,不一定会像之前那样善良,她选择了龟缩自己。
或许母亲给她生了一张好脸吧,也或许之前的“假叛逆”在她身上留下了“魅力”吧,一场偶像剧似的相遇在她身上展开。
她恋爱了。和一个她想成为的人。打架、玩游戏、打篮球、染发、喝酒、KTV、成绩优秀……这不就是她想成为的离经叛道的人儿吗。
他带着她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把她的自卑幻化成了另一种方式。她喜欢他,喜欢极了。她怕自己配不上他,她从来不敢打扰他。总是默默的等着他的呼唤。傻人儿啊。最后还是失去他了。她不明白他哪里做的不好了。其实她没什么不好只是他喜欢了别人。
因为他,她成了最不愿成为的人。放不下、优柔寡断。最让她讨厌自己的是她居然选择了用一个人忘一个人。
她在被人喜欢的荣光中变得骄傲,她对他总是以一种施舍者的态度。她不怕伤害他,因为不爱。也不怕被他伤害。
他本可以和别人有一场势均力敌的爱情,却被她生生折断,她轻而易举的利用优越者的身份让他待在她身边陪着她忘了他。
她并不坏。她依旧是那个自卑的她。连好朋友她都不愿提及过去。
终是放过了他,在某一天午后重遇了他。瞬间明了,谁都替代不了谁。
他许是爱极了她,任由她“胡作非为”。尊重她的一切。放手,离开。
她的叛逆达到了极致。
对母亲,已不再有感恩,开始厌烦。厌极了反反复复的你和别人不一样,烦极了你要多体谅体谅我,恶极了你没有资格像别人那样任性。
再多的体谅也会被消磨。大打出手。可能这是她这一生唯一一次天性的解放吧也是她最后悔的一次。
母亲像是不认识她一般睁大了眼,亲戚们对着她直摇头。
连她自己都懵了却又有着释然。
压抑久了,装的久了,也该发泄了。
此后,她再也不是那个可爱听话讨人喜欢另人怜悯的乖孩子了,她越来越沉默,哪怕母亲接受了她的道歉。
不是不喜欢说话,只是觉得没人能明白她。好朋友家庭美满幸福她羡慕又怎肯撕裂伤口让人同情呢。她只想要纯粹的情感。
装开心。装洒脱。其实很多时候她都会想如果父亲还在生活会如何。
应该不必那么压抑了吧。
应该可以离经叛道了吧。
应该能够任性妄为了吧。
反正不用时刻提醒自己自己很穷。也不用厌恨母亲无能连基本生活都满足不了。也不用自卑到连喜欢都变成奢望了。
她恨母亲也爱母亲。她想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又害怕成为那样的人。
既然亲情不是她想要的亲情,那就另辟蹊径。
爱情曾是她避之不及的。但她却开始无所畏惧。
喜欢她的人不多但也不少。多少的定义无从判别。可青春年少的她又能懂多少爱情。旁人尚有父母耳濡目染,她却自我探索。付出的不多也不少。却再也没爱过了。
有遇到喜欢的人,像极了她初中时代男孩,以为是重遇却被告知心有人。没关系,可以做朋友啊。她多了一个喜欢却不能在一起的人。
他对她不错。她对他的要求尽量满足。他会和她倾诉。她会倾听。他是她的光。在她需要的时候他很暖。
她和他并没有在一起。她有过其他。他也有其她。
人生之所以称之为人生大概就是又太多的未知吧。
她开始厌恶学校,厌恶学习。最后严重到不去学校。
被母亲严厉呵斥愈发厌恶。厌恶家。厌恶大雨滂沱时漏水的屋子。厌恶没有电脑没有无线的房子。厌恶无用的母亲。甚至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她大概是承受到了极限无能为力了。可又没人能够理解。能怎么办。总不能朝着年龄渐长的母亲吼着我不想待在这样的家。母亲会难过,母亲已经很累了,已经做的够好了,只是达不到她的需要。是她太较真,总喜欢和旁人比,怕被发现“不一样”,怕被人嫌弃。
她深知自己的“病”,也曾告知自己,不要在意别人。可根深蒂固的想法又岂是那般容易消散呢。
厌恶极了的是自己的自卑。
她想成为阳光明媚爱笑的好姑娘。
她想站在最闪亮的地方活成最想要的模样。
她只是想和别人一样生活没那么多家庭烦恼。
她的奢望并不离谱。
她只是没能得到正确的对待。
她不是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