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面对一个在你面前崩溃大哭的人儿,
你是给他安慰?
还是被他影响?
今早,我陪刚上小学的儿子线上学习英文,他因为需要录制句子提交作业,“The hens are playing with his pens.”,这句话他感觉太长了,让我在他耳边悄悄说,然后录一下。
我告诉他,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并且知道其含义。例如上面的句子说的是:母鸡在玩他的钢笔。
我分享了学习方法:你需要先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然后学会拼读每个单词,连起来读就成了句子。
儿子崩溃地大哭,他说:“这么长,你让我怎么读?”然后就在床上哭着说不要读了。
我起身准备离开,告诉他:“或许等你冷静下来再学习吧。”
儿子紧紧抓住我的手,说现在就要读。然后却还是哼哼唧唧地哭着。
我很冷静地问他:“如果你们老师上课的时候,每个不会的孩子都像你一样哭,那老师还要不要上课了?”
儿子愣了一下,我继续说:“如果只有你在哭,那老师是不是要罚站或请你出去,以免打扰其他同学上课?”
儿子若有所思,我继续说:“没有人是天生就会一切,英语的学习就是要多练习几次就会了,多说多练习,妈妈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也是慢慢学会的,所以学习是需要耐心的,你如果就只有情绪,除了让你崩溃,你不会有任何收获。”
儿子仿佛陷入了思考,我又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而你需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你不会的妈妈刚好会,这就能给你带来帮助,你不仅不需要发脾气,闹情绪,反而要珍惜这样的时间,让你学习到新的本领。”
儿子停住哭泣,挪过来,紧紧拥抱着我,我知道他应该是听进去了。
情绪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有益的情绪会让我们积极和愉悦,有时候适当的紧张或焦虑也会促使我们更努力地去做好自己的事。
而无益的情绪会干扰我们正常的思维和行动,除了发泄,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停下来,去感受一下那个情绪背后的需求,然后,想办法去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