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古典老师清明节的专题,有种看透生死,连死亡都不害怕,那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即感到轻松又感到充满斗志,特别是看到对“向死而生”的解释:你今天过完了,你的人生就死了一部分,那么你对不对得起你刚刚死去的,永远回不来的那个部分。总有种要明白什么东西似得 !
小的时候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远,每次听到那些害怕死亡人,就觉得特别的不理解,不就是个死吗?有什么还害怕的。
还有就是去年刚接触到佛教的一些东西,里边也提到生老病死,并且还是主要解脱的任务。我也不是很理解,因为我对生老病死并没有什么感触,也没别人说的那种恐惧感。
总结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轻,觉得现在关注有点杞人忧天;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当时的生活状况不太好,有种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不选择轻生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还有就是没有理解所谓“生死学”的含义。
这次要感谢古典老师的分享,让我有机会接触到系统的生死学知识,也帮我追寻到了另一个人生的困惑:人生观。
人生三大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对价值观的认识是通过笑来老师,对社会观的认识来自薛兆丰老师,正发愁人生观从哪学呢!看来要从古典老师这里获得了。人生观应该就是当我们领了生死的意义,才能学会好好地面对生命。而这恰恰就是生死学的研究意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终于找全了三颗龙珠,我心里的这块大石头也算落下了,接下来就可以扬帆起航,坚定的往前走了。有了这三颗清晰明亮的龙珠,就不在害怕走夜路了。
古典老师讲的特别好,而且最后还给总结了一下,让我的总结显得有点残缺不全,不过我还要根据我对知识的接受度,根据我目前所能看到的知识点总结下,也希望随着知识的增长,后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直视骄阳(直面死亡)
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
死亡恐惧来自:死的痛苦、死后所属(在外漂泊,不知道自己死后会被安放在哪)、后悔无法弥补的遗憾。
死亡的焦虑:怕死、怕老、过度溺爱或过度期待孩子……本质是怕死。
面对死亡的最好方式:直视骄阳
直视骄阳的三个礼物(好处):
1、想明白退出机制,获得内心的安宁。(有点不太理解)
2、活在当下,珍惜身边人。
3、创造人生(有种我们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的使命感)
意识到生命短暂、脆弱又渺小。我们才更有紧迫感用好生命;有危机感保护好自己;有使命感做点大事。
二、生命的尊严:选择尊严和安宁的离去。
1、生前预属
患者的最后一刻,家属的决策权往往比本人还大,只要家属中有一个不放弃治疗,其他人反对的压力就会非常大,治疗就不会终止。我并是说要果断放弃,而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每个人都不会避免的这一经历,特别是在无力回天的最后一刻,徒劳的坚持反而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徒劳抵抗和对家人的不负责任的拖累,这样的离去,反而没尊严的。这个可以最为我的人生观,我是不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解决办法就是,在自己有清醒意识的生前预属。有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的感觉。
2、安宁疗护
当知道自己还剩多少时日时,(时间<6个月)可以主动选择回归家人,而不是留在医院。选择在家人的陪伴中减轻痛苦,得到情绪的安抚,改善最后生活的质量,好好的在体验一下活着的感觉,在亲人的陪伴中安宁离开。
3、知情权
任何人都有权知道自己的病状,我不会选择逃避,接受事实,直面人生。只有知道结果,才能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三、超越死亡的三种方式:
1、繁衍后代
过度的付出,就会产生过度的期待。把繁衍后代作为超越死亡的方式,带来的焦虑就是生娃。然而,孩子如果是你生命的延续,那他的生命又当如何展现呢?如果他活了你的生活,谁有去活他的生活呢?他只能寄托在下一代,这种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掌控,不难过能叫爱,只能叫做诅咒。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追求未来世界,追求自由主义的人,我是能深深体会这中被掌控的压力的,这也是我以后要极力避免,并要帮助家人改善的重点。
2、融入群体(落叶归根)
让自己融入一个宏达的集体和社会,成为集体的一部分。这种做法确实能给生命的最后带来安慰,也符合我们的文化。但是,我不会选着这种。记得很早以前,我背过毛爷爷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也一直被我提起,以此鼓励自己。而我现在知道,这个做法,原来就是在打磨自己的人生观。
诗云: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之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3、创造人生
从现在开始创造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价值,就像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样。
海德格尔说:
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走的过程中间)”中,死亡已经在场。
向死而生(通俗讲):你今天过完了,你的人生就死了一部分,那么你对不对得起,你刚刚死去的永远回不来的那个部分。
清晰、准确的概念才能指导行动,再次感谢古典老师的分享。
梳理到最后,我把自己梳理明白了(很多时候,都是写着写着明白了)。最好的超越死亡方式,就是把此生活努力成天堂。珍惜六道轮回成人的机会,活出生命本身的意义,而不是寄托在它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