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赏析】
1、今天抛开过分解读,仅从诗的本分来说,应该是位流亡在外人悲苦的哀鸣。当然,古代哀鸿也代指流民颠沛流离,凄惨哀怨。
2、全诗分三章,每章六句,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在外辛苦劳作,末章表述哀怨,通篇以鸿雁于飞起兴或自比,渲染了一种悲鸣低徊的气氛。比兴结合与重章叠唱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
3、开篇描述流亡在外,什么苦、什么活都必须得干。无处安身时,仰望展翅高飞的大雁,忍不住感伤叹息。
4、二章承接上章,努力地劳作,辛苦的筑墙,却无一处属于自己。此时鸿雁已聚集于水中,联想到自己,饱含不平与愤慨。
5、悲惨的流亡生活,悲哀之歌,辛苦工作,还受人嘲笑。此时鸿雁的鸣叫凄厉而高亢,仿佛道出人生的悲苦,共鸣中,无法忍受,歌以和之。
6、鸿雁做为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居无定所,与流亡者被迫四方奔波极为相似。当然,如果从百姓流离失所的角度看,更是哀痛无限。
【注释】
1、鸿雁: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2、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3、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
4、征:远行。
5、劬(qú)劳:勤劳辛苦。
6、爰:语助词。
7、矜人:穷苦的人。
8、鳏(guān):老而无妻者。
9、寡:老而无夫者。
10、于垣:筑墙。
11、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
12、作:筑起。
13、究:终。
14、宅:居住。
15、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16、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17、宣骄:骄奢。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
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
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