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先进富裕的知识家庭,老家福建闽县(福州),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还有两位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的叔叔。
不得不说一句:老林家实力雄厚啊!
林徽因作为家里的长女,深受祖父和父亲的喜爱,她也没有让祖父和父亲失望,自幼聪颖好学,五岁启蒙,姑姑林泽民为之授课。
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天生丽质的精致面容注定了林徽因的不凡。
父亲先进的思想与家门浓厚的书香,让林徽因不受重男轻女的区别对待,不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摧残。自小接受双语教育,奠定了林徽因坚实的基础。父亲耳提面命的教导和长期的博览群书更是增长了林徽因的见识与学识。
1920年,父亲林长民决定带着林徽因旅居欧洲。在伦敦,林徽因遇见了她人生的启蒙老师。一个女房东建筑师,她对林徽因的影响极大,为林徽因打开了一扇不同寻常的大门,林徽因深深的爱上了建筑,立下攻读建筑的志向。
林长民才名在外,时常有人前来拜访、讨教,林徽因常伴父亲左右,和这些文人雅士畅所欲言,增长了见识也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
此时徐志摩为追寻罗素,从美国辗转来到英国,没见着罗素却听闻听闻林长民先生在伦敦,特地前来拜访。才华横溢的人都是互相吸引的,林长民与徐志摩互相欣赏,成了忘年之交。
徐志摩常常到林家拜访,与林长民一起喝茶谈论,在这里,徐志摩见到了见到了婷婷玉立、气质超然的林徽因。这个芳龄16的花季少女,带着清丽与诗意,优雅而灵动。让徐志摩看了一眼便牵挂了一生。
徐志摩是个追求浪漫、追求自由的大诗人,林徽因皎洁如月的面容,广阔新式的才学,无疑是他理想中的恋人。
林徽因亦是早听闻这个才华出众的大诗人,这一见,果然有和他的诗一样的外表,温文尔雅、书生意气。
徐志摩开始了对林徽因的热烈追求,可他以为人夫、为人父,林徽因本是庶出,虽然林长民对她疼爱有加但也掩盖不了她的母亲并不受宠的事实。母亲的不幸一直影响着林徽因对爱情的抉择。
而且以林徽因的骄傲,怎么可能接受一个已有家室的男人。徐志摩不凡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和他对文学的热爱、对新诗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徽因,个人认为,林徽因对新诗的热爱和灵感都是在徐志摩那儿受到的启发。
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的追求,很难有女人不心动吧,更何况是情窦初开的林徽因。和徐志摩的一场邂逅,是林徽因生命中最纯洁美好的一篇。
林徽因不是张爱玲,也不是萧红,为爱可以不顾一切,她是以理智在世间行走的女神。对徐志摩她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她看透了徐志摩浪漫背后想象。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眼中的林徽因太过完美,太过不食人间烟火,人无完人,生在尘世,谁能不食人间烟火?
1921年,林徽因不辞而别,跟随父亲回国,和徐志摩这段朦胧的感情就此终结。
当徐志摩离婚追回国,林徽因已在父亲的安排下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在一起了。林徽因并没有因此屏蔽徐志摩,一直书信来往,1923年和徐志摩一起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
此时,林徽因对徐志摩已经没有了恋想,她很清楚的知道她与梁思成才是一对,当初林长民与梁家结亲是问过她的。林徽因与民国其他才女最大的区别便是她的理智和清醒,她清醒的看着自己走的每一步路。
比起徐志摩的浪漫多才,梁思成成熟稳重,才学与相貌并存,更重要的是,他和林徽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梦想和共同的信仰。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赴美攻读建筑学,在康奈尔大学读预科。九月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因为建筑系不收女学生,林徽因只好选择与建筑息息相关的美术系,选修建筑。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林徽因拥有迷人的外表,流利的英文,活泼的性格和,又优秀健谈,走到哪儿都是焦点,广受大家的欢迎。
梁思成和她,一个性格好,一个急脾气,即是性格互补,又是志趣相投,如此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实在是羡煞旁人。
入学不久,梁思成母亲病逝,林徽因陪伴在伤心欲绝的梁思成身边安慰他,鼓励他。祸不单行,一年以后林徽因的父亲相继去世,林徽因一下子病倒了,梁思成天天守在床边,一口一口的喂她吃饭,陪着她度过人生的低谷。
最好的爱情莫过于执手相伴、共度难关。若说林徽因对徐志摩还有一丝的牵挂、不舍,那么在梁林经历了失去的痛苦,陪伴的洗涤,对徐志摩那点微不足道的留念彻底成为了年少的青春回忆。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中国总领事馆完婚。那天,稳重如梁思成问出了他心中埋藏已久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聪慧如林徽因,她将至美的爱恋给了徐志摩,将美满的婚姻给了梁思成,将人生的遗憾给了后来的金岳霖。
婚后,她和梁思成走遍国外山川,寻访闻名建筑,细细研究西方的建筑特点。八月回国受聘与东北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任职期间,她参加了张学良出资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设计大赛,她的‘白山黑水一举夺冠。
1930年,林徽因跟随梁思成踏遍中国山川,四处考察中国的古建筑。这个曼妙佳人开始了四处攀爬、居无定所的日子。林徽因不曾喊过一声哭,跟着一群男人怕屋顶、访古刹,她的心是愉悦的。
一次,林徽因生病,梁思成外出考察,徐志摩恰好去看他,便拉了个朋友一同前往,这位朋友便是中国逻辑学的先驱——金岳霖。游历欧洲、学成归来的金岳霖早就对这位梁太太充满了好奇,欣然同往。
这一天改变了金岳霖的一生,结识了林徽因,从此,他的生命中多了一个叫林徽因的女人,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不曾忘记。
金岳霖时常到林徽因的小院串门,一起谈天说地,志趣相投、文化背景相同的他们自然是不会找不到话说。慢慢的,金岳霖对林徽因从欣赏、好奇到了爱恋。个子一米八,仪表堂堂,绅士风度的金岳霖怎么看都是一个黄金单身汉,面对这样一个男子的爱慕,林徽因也慌了。
那天,梁思成刚回来林徽因便开门见山对他坦白,她说她可能爱上了两个男人。一个是深爱的妻子,一个是志和的朋友,面对这样的回答,梁思成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思来想去,梁思成还是决定为爱放手,他告诉她,不管她怎么选择他都尊重她。见梁思成对林徽因真挚的爱,金岳霖决定退出,默默守护林徽因,以朋友的身份比邻同居。
金岳霖一生未娶,林徽因生前是他床前的明月光,死后也是他心头的朱砂痣。
那年1937,举国动荡,她被迫停止了对佛光寺的考察,不久北平沦陷全家逃亡到昆明。期间,有人邀请她和梁思成去美国发展,林徽因夫妇拒绝了,他们决定和祖国一起承受风雨,和民族一起经历战火。
同年,林徽因的三弟林恒在对日战争中阵亡,林徽因痛不欲生。在流离失所的日子里,林徽因夫妇两次险些死于日军轰炸,看着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一个个离去,对生命多了几分感慨。
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林徽因的母亲和林徽因先后病倒,梁思成一时手慌脚乱。到了昆明,这两个学识过人,家境殷厚的夫妻也开始为生计发愁。用仅剩的一点钱在昆明买了块地和建筑材料,梁思成和林徽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他们的家园。
林徽因接受云南大学的邀请,为云南大学设计女生宿舍,换取报酬,另外,和林徽因夫妇交好的费慰梅夫妇也时常接济他们,又写信给朋友求助才度过了这一段贫穷岁月。
这场战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一场独特而艰苦的出行。
1946年,林徽因夫妇回到北京城,经过战争的洗礼,这座苍老的古城充满了破败感、沧桑感,很多建筑毁于一旦,林徽因深感痛心。
梁思成和林徽因皆受邀于北京大学建筑系,林徽因住进了北京大学,这个中国新文化的发源地。
长年奔波,林徽因的肺病越来越严重,梁思成焦虑不安的照顾着爱妻,看着她一天一天的枯萎凋谢,这不可言说的心疼与无能为力的心酸在他心中蔓延。
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林徽因夫妇积极参与国家文物保护,在病床上完成了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作为中国建筑学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女性设计师,林徽因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性格独立,生活自主,一生致力于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这样的女人最是让人怀恋。
1955年4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第六年,51岁的林徽因在医院告别了爱人,告别了事业,告别了人间……这位风华国民的女神在无数人的眼泪与挽留里奔向天堂……
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位惊华民国的佳人沉睡在一座独立的小坟里,简洁大方的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承载这梁思成无数的思念与不舍。
守候她一生的文豪金岳霖悲痛中写下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愿这个诗意烟云的女子一如她的诗,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