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背后,是深入骨髓的自卑。
父母常教导我们要将心比心,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但太多的顾虑,太周全的体谅,终将会使自己沦为困兽,挣脱不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枷锁。我们总是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莫名的冷漠而惶惶不安,不断地去在自己身上找错误,生怕得罪了什么,最后的最后,即便是别人的不是,也成为了我们的痛苦。
那样的我们敏感而多疑,总是小心翼翼地活着,生存着,生怕自己一丁点儿的不对,都将会触及旁人。于是,我们委曲求全,以为不让别人因为自己而吃亏便得心安。越被动越谨慎,越谨慎越被动,人际关系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而我们把自己越束越紧,直到窒息。
有一次和朋友开玩笑,他说每个人这辈子一定都做过亏心事,我反驳了他,用我自己的例证,从来不亏待别人,而他反问我:"那你一定亏待过自己。"我哑然失声,是啊,为了不亏别人,我亏待了多少次自己。明明不顺路,只要别人要我捎带东西,我满口答应,即便下雨天打着伞,提着重物,一深一浅地在雨里行走,我也不太抱怨;明明知道考试时教室有摄像头拍摄,只要别人偷偷问我答案,我都尽量去说;明明已经困得不行,只要别人说有什么问题要我帮忙,我立马过去。渐渐地,我变得毫无原则可言,这种没有原则甚至成为一种病态的负担,我不想去背负,但又不得不去背负。我的人生中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别人,而不是我自己,甚至可怜到不给自己留一丁点儿位置。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力所能及地帮别人忙,只要别人开心我就开心,辛苦一些没什么。慢慢的,我开始厌倦这种没来由的一口答应,更讨厌无原则的自己。
但丁说过一句名言,曾是很多人的真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经常会在心里默念这句话,企图逃过自己的玻璃心,企图不去计较别人的感受,没想到也变为一种奢求。你越喜欢某句话,那句话便成了你无法企及的高度,只能仰望,不可得。纠结的自己,纠结的人生,像没头绪的乱线,理不清也说不清。我也曾经写过很多纸条来告诫自己,来鼓励自己,去相信自己,不要太在乎别人。谁能想到我会因为一个自认为的好友无缘无故的冷漠而悲伤了两周,甚至寻求心理咨询跑到心理老师那里大哭了一场。太过在乎,便伤自己越深,一个简单的打招呼换不来别人的回应,都会使自己莫名低落许久。
网上说玻璃心都是些自恋情节过重的人,碰不得,说不得,言语中夹杂着几分鄙夷与不屑。一心想要别人好的人,何来自恋一说?因为受伤过,所以害怕再次被伤害;因为舍不得,所以放不下。我们努力地朝着有光的地方奔跑,希望能够温暖自己的心房;我们努力地奋斗着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被众人敬仰。人人都有玻璃心,不过是对自己真正在乎的人而言罢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理所应当地去要求别人做些什么,只有我们自己,努力地去使自己变得更好。只愿天下的易受伤的人儿,太过在乎别人的人儿,是时候该为自己着想了,是的,活出自我便好。即便玻璃做成的心,在阳光下骄傲并快乐地活着,也可以折射出五彩斑斓的人生,刹那间,闪耀了整个世界,而你,笑靥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