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时读了一篇冯骥才爷爷的《冬日絮语》,写得真是太好了,好到我都想把它背下来。然后我去查了一下冯骥才爷爷的情况,不查不知道,这一查吓一跳呀!原来冯骥才爷爷那么有才呀,不但文章写得好,画画得也超级棒。
我看过写冬天的文章,也看过描写描写阳光的文章,但这一篇我是超级喜欢。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冯骥才爷爷笔下的阳光吧!
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冻结在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
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
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此刻迎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这冬日里的阳光,是不是让你温暖?这冬日里的阳光是不是让你兴奋?这冬日阳光是不是让你深思?冯爷爷笔下的阳光似乎把能给你的一切都给了你:温暖、美丽、遐想、深思。跟着冯爷爷的笔,我们进入了一个梦幻般明媚的冬天。在这个明媚的冬日里,我们沐浴着阳光,思索着人生。思索什么呢?我可没有冯爷爷的深度,我想我能思索的就是如何努力地把我的数学计算弄明白,然后把我的语文基础知识弄明白。
这冬日阳光真的让我不知道如何再写,看来我以后要么和冬日阳光告别,要么努力忘记冯爷爷的《冬日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