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站“知乎”上,我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我看了这个问题后,就感觉怪怪的。似乎有哪里不对,但又一时间说不上来。
思考了十多分钟后,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提问在“知乎”还挺火的,有400多个回答,8000多的关注。可惜我看了最高赞的几个回答,都没能明确指出提问者陈述中的错误。
容我在这里多空几行,读者可以自行思考下,这个提问有什么问题。
提问者的错误在于,他错误地把自然环境中的“优胜劣汰”法则,用到了当代社会环境之中,过分地夸大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性。在提问者看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似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因而显得“残酷”。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社会中的竞争,从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零和博弈。当代社会中的竞争,始终是建立在共存共荣的基础之上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原本是一套科学理论。但它的影响是如此之大,甚至波及到了文化思想领域。不少人还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融进了自己的处事原则和价值观。
这是种危险的倾向,当初纳粹的种族大屠杀,正是打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旗号进行的。
爱因斯坦,是我上一篇关于好奇心的文章中的明星。而在今天这个话题中,爱因斯坦同样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值得一读:
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选择理论已被许多人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权威依据来引用。也有一些人用这种方法试图伪科学地证明个人之间毁灭性的经济竞争的必要性。但这是错误的,因为人们进行生存竞争的力量,完全在于他是一个社会性的生活着的动物。正如蚁冢中单个蚂蚁之间的战争对于生存没有什么根本意义一样,人类社会中个体成员之间的斗争也是如此。
——《论教育》
那么,如果说社会活动的本质,不是竞争,而是互助与合作,那又是人类的什么特点,来促进互助与合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呢?
它就是我这篇文章中的主角。是我认为除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外,第二个值得教育大力培养的东西。它是大卫·休谟《人性论》中讨论的要点,也是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核心。但它又是如此的不起眼,似乎人人都具有,似乎一点都不重要。
它就是同情心。
同情心,狭义地讲,是指对别人不幸的感知和怜悯;广义地讲,是指感知别人的情绪、与之发生共鸣的能力。虽然同情心往往表现为它狭义的形式,但在我下面的论述中,仍是指其广义的含义。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除了依靠理性与道义,还要依靠共同的情感基础。同情心,正是人与人之间的黏合剂。正是这种对他人感情的感应和共鸣,让人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成为一个群体中的一份子。
以上,是同情心宏观上对人类的作用。那微观上同情心对于单个个体,又有怎样的价值呢?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强调情商。也有很多人认为,就个人发展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那高情商该如何培养?在我看来,情商的基础,正是同情心。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许多低情商的表现,其根源都在于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如果有丰富的同情心,自然会避免这种错误。
我们在旅行时,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一车人都在休息,却有几个熊孩子(不是婴儿),在不停吵闹。此时我们往往会斥之为“没有教养”。但“教养”,其实是一种表层的东西。如果家长从礼仪规矩的角度教育孩子,那只是在教授一种表层的“条条框框”,如果想触及这个问题的内核,则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宏观上能促进人们的合作互助,微观上能使个人情商更高、更有教养,但当今教育,对于同情心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当今教育,总是把人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胜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所幸,同情心和好奇心一样,出自人的天性。所以尽管教育上有所缺失,但我们当今社会,也并非一个缺乏同情心的社会。
不过,既然人类天生就有这两颗优良的种子,为什么不好好培养,让同情心和好奇心进一步发扬光大呢?
如果说好奇心是人类探索未知、收获新知识的原动力,那么同情心则是社会合作与伦理道德的基础。要说教育应该教给我们什么,我想不到还有比这两者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