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认为,这个技巧给他们带来很多帮助。节省时间,不费嗓子,又能避免单调乏味的解释。
曾和我们一起合作过的青少年告诉我们,他们喜欢简单的用词,比如:“门” “狗” “盘子”而不喜欢父母的长篇大论。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代替了强迫命令,也给了孩子一个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当他听到“狗”的时候,就会想:“狗怎么了?……哦,对了,今天下午还没溜狗呢……我还是现在就去吧。”
注意事项:不要用孩子的名字作为简单的词语表达,比如:一天当中,孩子一遭到拒绝,就听到她自己的名字“苏珊”,几次下来,她会把自己的名字和“拒绝”联系起来。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后,他们也会尊重大人的感受。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当你说出你的感受:“那会让我很烦”,孩子可能会说:“那又怎么样,谁会在意呢?” 这时候,你可以让孩子知道:“我在意。我在意自己的感受。我也在意你的感受。我希望家里人都在意彼此的感受。”
注意事项:有些孩子对家长的反对意见非常敏感。承受不了,诸如 “我生气了” 或者 “那样做,我不高兴”的表达。他们可能会反过来回答你:“那好,我也生你的气。”对这样的孩子,最好表达你的期望。例如:“我希望你能善待小动物。”而不是,你揪猫尾巴,让我用简单的词语表达,给孩子一个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