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出迷魂记。
少女被压抑的青春与大自然的生命气息猝然冲撞,在剧烈的盛放中得到共鸣和复苏。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万般美景,然而“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春色的蓬勃惊醒了少女的孤寂,她感到自己如花美眷,却只能在似水流年里一天天消磨枯萎。春心莫与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然后他出现了,携着一阵花信风,带来露水般鲜洁的气息。在短暂的南柯相会之后,又倏然消失在满园娇娆的春色里。
然而那是一场梦,如果生活比梦还要艰难,倒不如把生活当成一场长眠。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她梦见自由,梦见爱情,梦见他。在人性的追寻被时代洪流冲刷得苍白贫薄的时候,不是在梦里,他们也不会相遇。只有想象力能变作闪耀的羽翎,飞越冰冷现实。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清远道人笔下的女主角寄托了他心中全部的美好理想,她至情、至美、勇于抗争又生死不懈。
上穷碧落下黄泉,她为之付出一切的并不是那个人,甚至可以说那个人本身就是一种幻觉,作者为了让这幻觉拥有希望,才造出一个柳梦梅来落到实处。
她生死求索的是自由、是爱情,是女性的冲破和骄傲,是人性于束缚之外的极致高扬。在作者眼中,女主角的追寻就代表所有的追寻。
相比之下,男主角虽有痴情种种,也稍显单纯和被动。因为命运,他走入她的梦里,他爱上她的画像,他们在战乱之中相遇相恋。是的,他们始终深爱,所以携手不分,共度难关。但是若非女方已是幽魂,他们的爱情又会多出千般阻挠,决不比人身顺利。
如同元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肉身即代表封建礼教及人伦束缚,超脱这沉重皮囊之后,才能放手追寻爱情的梦想。这是何等苦涩的现实!
如果生存比死亡还要痛楚,倒不如把死亡当作另一种生存。
——人和鬼,教怎生酬答?
情痴可以死生。
在他们相遇之前,他只是她梦里的一个不可触及的幻影,她需要去爱,于是爱上了她的想象。
而他呢,只是和任何一位小才微善的士子一样,立志经国济世,自认怀才不遇,偶尔做个关于功名美人的白日梦。他还不明白爱情,没想过超越世俗观念,不懂得冲破教条禁锢去追寻梦想中的生活。他甚至不知有这样一位女子为他而死,即使他也因情入梦,但“梦短梦长俱是梦”,他只是把这作为现实之外的调剂,一笑置之。
事实上,在社会主流价值中,爱情的价值什么时候被真正承认过呢。它从来都是作为事业或家庭的附属品出现,作为个人价值被赞美,又作为群体利益的对立面被鄙弃。女性的情痴情烈如果与传统道德相违背,那就是不被容许的。
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感性吧。但是,在追寻爱情遇到困难的过程中,她们往往会爆发出大大超乎男性的决断与勇毅,因这情深义重使人眼前一亮,甚至感泣莫名。
她们情痴,她们舍弃一切,她们死生不惧。没有这样性灵的人格力量,没有这天地间最炽烈的情绪,世界会不会如极夜一般死气沉沉、冰冷黯淡呢。
如果情痴比淡漠还要无力,倒不如用传统的冷酷法则来涂改世界。
——亏煞你南枝挨暖俺北枝花,则普天下做鬼的有情谁似咱!
在团圆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忆起梦中初会的甜美呢。那只是一场电光火石,纯粹的情缘与简单的思慕。他们还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也从未想过未来会生出这许多甘苦波折。
但是在纯洁爱情与复杂世态的对抗间,他们就这样一天天艰难地成熟起来,从青涩的少年少女,逐渐变成情比金坚的患难夫妻。回头想起,并肩走过的点点滴滴都值得珍惜。
但是这样的大团圆,又掺杂了多少疑点,多少凄凉呢。杜宝声称无媒而嫁有损名教,丽娘坚持以情抗礼,柳梦梅认为阴阳配合正理,翁婿父女,各不相让;即使皇帝一纸诏书下达,但这显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状元的声望和皇权的力量。
这样的现实性将封建礼教的严酷书写得血肉淋漓,因为爱情显然不是只有感动就能一帆风顺的。结诗“唱尽新词欢不见,数声啼鸟上花枝”更是清哀寥落,唱出矛盾不可调和的悠长余韵,可谓眼光独到,闳廓深远。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爱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只要爱存在一天,《牡丹亭》的故事就可以属于任何时代。
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我们慢慢走向算计与世故的泥淖,陷于自私自保之中不得脱身?我们会走入各种各样的环境,会为爱经历道德、金钱、地位悬殊、价值取向等诸多现实考验。
我们自以为走到一个自由的时代,以为我们因舍弃而伟大,但是我们永远不可能比杜丽娘和柳梦梅更勇敢。
最勇敢的追寻,最完满的爱情永远只存在于梦里。只有最皎洁的梦,才能敦促我们怀着希冀的灯火照亮现实。
如果爱比不爱还要无望,倒不如飞蛾扑火投身一场梦,情愿一生不要梦醒。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