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写随笔,是因为我心情不okok;心里像牵着一根长线,那儿挂着一块石头,沉荡荡的:我又快被运往杭州!
我是什么时候开启了“来来去去的异地”命途呢,应该是小学五年级开始,也就是我正式打排球的时候。平均每年会有两三次机会,能把自己运输到家人身边,体验着瞬间的陪伴,说是瞬间是因为和家人在一起时间虽有些无聊,但真的过得太快的,嗖得一下,像飞机的速度,它要是绿皮火车的速度,我心里或许觉得好受些。
每次回家的时候满是欢喜,去的时候全是沉重,中间有些失落,应是想着回来时欢喜得太饱满了,而现实的“无聊”却终抵不过理想的“充溢”。
以前回老家,如果回去6天,那我会在外公家3天,爷爷家3天;如果回去15天,那我会在外公家8天,爷爷家7天;如果回家30天,那我会在外公家15天,爷爷家15天。很神奇,即便回了老家,还是处于“来来去去”的奔波中,源于孝道的压力,欢喜中不免夹杂着老人们期望的约束。
如今,残缺随着时间的增逝在不断扩大,这个十一我不用“来来去去”,因为奶奶和外婆都聚在一个家里,仅有此两老人而已。思念,在空间之外。
假期,老妈一闲在家里,似乎最爱做三件事,买菜、做饭和打扫卫生。她非常爱打扫卫生,厨房、卫生间、冰箱、窗户、地板,都是她清理的对象。晚上,我在房间刷手机的时候;早上,我在房里眯着眼睡懒觉时,我都能听见她磕磕碰碰做卫生的声音。这一点,我不像我妈,到是随我爸,懒惰的神经分不清脏与不脏,乱与不乱。灰尘只要不是随手拈来,就是不脏;乱只要我能找得到东西,便是乱中有序。
白天很多时候都在看着我妈做饭(时而打打下手),干坐在那发呆,偶尔会看看书,但基本上看不下去书,因为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一种“喧闹”的温馨氛围;也会写写随笔,为什么想写随笔,就是觉得时间过着太快啦,想写点东西算是弥补日子过得“随意”些的缺憾。
对于我们家而言,说到十一,似乎就再说吃饭的事,猪肉、鱼肉、虾肉、鸡肉、鸭肉、其他肉还是那些少得可怜的蔬菜们。一大桌的荤菜摆在我眼前,油腻腻,两三口就塞饱了我的胃,几乎没有给过我想吃米饭的机会。我妈怨我“你是零食吃多了,该吃饭的时候不吃。”我觉得我挺冤枉的,“我已经减少吃零食的量了!”但我实在是很喜欢摆了一大桌的菜的餐桌,因为四周会坐满人,有着“喧闹”的温暖。
为什么肉多得油腻,蔬菜少得可怜;可能在我妈的世界里,荤菜比蔬菜更能代表她对我的爱,(珍)贵的爱。
一大桌菜中最能代表十一的,一定是“大!螃蟹!”。
不多表述:我爱十一、我爱大螃蟹、我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