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古人解释版:我们要从常无中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观察道的边际。
为什么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现代解释版:我常常让自己处于“无欲”的状态 ,因为这样我才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然后让自己进入“有欲”的状态,因为有欲望才会有动力,这样我才能够去证实或解决我发现的这些问题。
出土文物新版: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道家提倡清静无欲,认为如果一个人多欲,那么他在认识事物时就会受到这种主观欲望的干扰与蒙蔽。而只有那些没有个人欲望、内心虚静的人才能领会到宇宙间的真谛。所以老子在十六章中提倡“致虚极,守静笃”,认为这样的人才能“知常”,才算是“明”。这与老子一贯主张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的思想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