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大约10万个小时都在工作。不夸张地说,工作大约会占据人类三分之一的寿命。
不过,听到这个统计数字,大多数人并没有感到开心,反而会愁眉苦脸,哀叹人的一辈子竟然要工作这么久。紧接着,他们往往会开始抱怨自己的工作多么辛苦和无聊,薪水多么低,同事和上司多么不好相处,仿佛工作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我们不由得要问,难道工作中真的没有丝毫乐趣?这三分之一的生命,难道只能在痛苦中度过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岩濑大辅用他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岩濑大辅曾经通过了日本的司法考试,但他并没有去做律师,而是选择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波士顿咨询集团,后来又去读了哈佛商学院的MBA,最后回国创办了一家寿险公司。尽管职业道路有些波折,但他始终都很享受自己的工作时光。不过,岩濑大辅认为,是否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跟工种没关系,而是由处理工作的人决定。换句话说,只要你改变自己的行动和心态,就有可能感受到工作的美妙之处。
《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就是岩濑大辅专门为每个职场人写就的快乐工作秘籍。他从职场中微不足道的55件小事着手,将它们分成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教你享受工作、获得快乐。书中提供了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手把手地告诉你,到底该如何减轻沉重的工作负担,如何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还给出了享受工作该有的几种心态,帮你在快乐工作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悔这一生。他提供了三个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帮你减轻沉重的工作负担。
第一个方法是向上司求助。如何处理和上司的关系,是职场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有意思的是,虽然抱怨上司的声音随处可见,但大部分人在工作中是不愿意向他们求助的。可能是不好意思麻烦上司,也可能是觉得一旦这么做了,就证明自己能力不到位,容易被骂。其实,你需要明白,作为下属,帮助上司取得更好的业绩,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上司之所以能坐在那个位置,肯定是因为他有着某种过人的才能,或者是丰富的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讲,向上司借力,是一件互惠共赢的大好事。比起把事情搞砸,让公司损失惨重,被上司说几句真的一点儿也不算什么。比如,你要去拜访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户,但你感觉自己分量不够,可能会被客户轻视,这时候你就可以请上司陪你去。客户看到你的上司出现,感受到你们商谈的诚意,签单的概率可能就会因此而大一些。岩濑大辅坦言,自己通过向上司求助,能够完成8倍于别人的工作,这也就难怪他不认为工作是一件苦差事了。
第二个方法是改变立场。职场中,沟通无疑是一个关键环节,甚至比工作本身还要重要。如果沟通出现了问题,轻则影响工作进度,重则产生逆反心理,辞职走人都有可能。所以,想要顺畅地沟通,改变立场至关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位上司一上任就指派一名员工负责新的分公司。上司其实是怀着好意,觉得新公司发展空间大,可以让这名员工自由发挥,以后升职加薪也快。但这名员工却不这么想,他认为上司是把一个烫手山芋扔给他,让他自生自灭,于是他决定要辞职了。你看,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不能转变立场,坚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引起多么大的误会啊。类似的情况还经常发生在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程序员和产品经理身上。程序员辛辛苦苦地做出来的系统,产品经理可能会评价为“太差了”;产品经理提出来的想法,往往会被程序员以“无法实现”的理由驳回。这时候,如果双方都能改变立场,用对方的眼睛去看待问题,无疑会减少很多摩擦,减轻工作的痛苦。
第三个方法是不要刻意扩展人脉。岩濑大辅说,他不喜欢“人脉”这个说法,因为这个词听来有一股浓浓的战略意味。大多数人所谓的“人脉”,是与可能会对自己有用的人交朋友,具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问题就在于,在人际关系当中,真心实意的交往,和出于目的性而交往,并不难以分辨。而真心实意的交往,反而能够收获更多。岩濑大辅曾经邀约一位品牌营销方面的专家加入自己的公司。其实,这件事并没有在岩濑大辅的计划之中。真实情况是,两人从前就是好朋友,在一次聚餐时,对方偶然提到了自己已经离职,并且想要找一家logo中带有绿色的公司。此时,岩濑大辅刚拿到自己公司的新logo,正好满足这个条件,就顺理成章地邀请她入职了。事后,岩濑大辅回忆,如果自己本着扩展“人脉”的想法去交友,说不定对方就不会吐露心声,更别提加入自己的公司了。其实,在现代社会,猎头这个行业也多少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曾有人说,高级的猎头,不会一开始就推销职位,而是先做朋友。等到和候选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哪怕一单不成,未来也总有合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