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秋天,夏意尚浓,余温犹存,无边的田野,绿中泛黄。黄豆地里,一串串黄豆荚开始饱满。
夕阳西下,火红的云彩印满天际,一步一步慢慢往家走,豆苗地里响起动听的吱吱吱声,农家的孩子都知道那是蝈蝈在唱歌了,老家管它叫"馿居"(音)。男孩子最喜欢它,它穿着绿色的盔甲,看起来很威武,用翅膀摩擦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很悦耳,但它很不好捉。听到声音后,需要极慢极轻的靠近它,它很快会听到你的声音,它就会听着唱歌。你需要停下来静静的原地等待,等待歌声再次响起,循声而去,眼疾手快双手扣住,小心它咬到手指。
捉回家,放到编织好的蝈蝈笼子里,蝈蝈喜食长豆角的花,带着露水的新鲜花朵是它美味大餐。吃饱喝足,它就会在笼子里唱歌。只是,我从来都不知道,它在笼子里唱的和它在豆苗地里唱的是不是一样的歌。
生活在城市久了,走进公园,会怀念乡村,真正的以前的乡村,那时村与村之间的山岗,还会有野兔,那是果树林里可以自由吃饱,熟透的梨掉落地上。瞅着蚂蚁成群,把熟梨运回自己的窝。那时,偶尔会看到路边横卧的蛇和褪去的蛇皮,小伙伴们互相吓对方,女孩子远远的绕开,男孩子壮胆拿着木棍挑起来吓别人。
也许,这就是赤子之心,这就是接地气,无拘无束的自由天性。
那时光,慢慢的品尝,慢慢的劳动,从家长里短,到田间地头,那滋味是需要去品尝的。 年轻的灵魂既流连忘返于乡间趣味,又渴望远方外面的精彩。
终有走出那慢慢的乡间的一天,步入嘈杂五光十色的城市,谁能做到"心远地自偏"。随波逐流,信息繁杂,快节奏,有时身心俱疲心浮气躁。体力劳动一天,休息是幸福的。脑力劳动者的休息,不像体力劳动者,睡觉就是休息,脑力劳动者最好的休息如是换换脑子,如写作累了,就下下棋,看书累了,画画画,或者换成体育锻炼。
喜欢《安娜卡列尼娜》里列文在乡间与农夫一道割草的场景,劳动的畅快,汗水的甘美,描写的酣畅淋漓,老农夫割草美妙的节奏,仿佛庖丁解牛一样,技艺娴熟,浑然一体,完美无缺。
这就是心流,这就是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