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面放大镜

这是转型与蜕变30天自由写作的第12篇。

2009年,在一次跨太平洋的独自飞行途中,突然而来的一阵眩晕让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离我远去,机舱中的大部分人都在熟睡,呼唤铃没有人响应......我坐在第一排,试着站起来,扶着机舱的边缘走进公务舱,一位公务舱的空乘迎面走过来,看见他的那一刻我觉得遇到了救星,然后就咕咚一下拍倒在机舱里,在周围嘈杂的混乱中我无力移动,任人摆布。

不知昏睡了多久,期间伴随着呕吐,空乘忙着给我喂糖水,机舱中的一位医生乘客帮忙做了简单的诊断,点击各种可能有帮助的穴位,终于在飞机降落前我能坐立起来。以游离的状态幸运的通过海关后,在酒店又昏睡了一整天,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但继而在回程途中又复现了同样的场景。

回国后在工作中又晕厥了几次,最终住进了医院,做了全面的心脑检查,医生并没有发现病理性的因素,但就在要出院的前一天又晕倒在医生面前。新一轮的检查、多科专家汇诊,最终确诊: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脑失血性晕厥。治疗方式:修养。

在彻底修养了一个月之后,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但在随后几年的远途飞行中又多次出现机舱中的晕厥,以至于每一次要出差前内心都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让我之后在还未登上飞机前就开始心跳加速,胸口发闷,这种恐惧带来的痛感甚至会比真正的晕厥要难过。

前两天在写作群里给出“如果没有恐惧,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的题目,就想起自己这挥之不去的梦魇。我多么希望能不活在这样的恐惧里,让自己更加自由自在。但如何能够?

想起《奇异博士》,一部好片子!看片子的时候就在想:真的只凭意念就可以疗愈身体上的疾病吗?影片表现的,已经脱离传统的西方科幻方式,而从东方的智慧去描述。如果真像影片中描述的意念可以改变实像,那是否我不用再去四处求医问药,而靠自己可以来疗愈自己?

奇异博士

英文也很有意思,药是medicine,冥想是meditation。相似吧。于是我试着学习冥想,试着给自己体验到的各种感知命名,接受他们的存在,与他们和平共处,不去对抗,不去恐惧。

然而真的尝试起来非常难,当想去冥想的时候,各种繁杂的思绪纷沓而至。于是学着接住、放下,接住、放下,接住、放下......

这一次坐在机场,等待着即将来临的11个小时飞行,恐惧感如约而至。

“你无法让一条河流向你屈服。 你要向河流屈服,放下你的自我。屈服。”这是影片中古一法师对奇异博士说的话。我想着这句话,让恐惧像一条河一样流过我,接受它的存在,拥抱它,不再去反击。带着接纳进入旅途,与空乘平和地沟通我之前的“劣迹”,告诉他们如果我倒下,不要紧张......

这次飞行体验真的很美,这么多年来头一次在飞机上小憩了一下,品了杯小酒,看了部电影,读了会儿书,落地的时候精神抖擞,那种舒畅的感觉,像一块笼罩在头上多年的乌云,瞬间飘散,剩下清新透亮的空气,美丽的鲜花,洋溢着的都是醉人的幸福美好。

清新自然的美好

我感谢这经历。也许真的一切烦恼来源于我执,当不再执着于与内心的恐惧对抗了,它反倒烟消云散。面对疾病,恐惧是放大镜,会让我们加倍痛苦,而绝大部分痛苦都是来自于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继续学习接受,继续学习放下,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

最后引用看到的一句话来结束吧:

The dream was always running ahead of me. To catch up, to live for a moment in unison with it, that was the miracle.

无论是面对恐惧,还是迎接未来,都学习跟他们在一起,接纳、共存、顺其自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飞机的出现,让旅途变得尤为方便快捷轻松,但在这个各项恐惧症泛滥的时代,许多小伙伴的内心OS是这样的:自打坐飞机以来...
    SmartNews阅读 1,154评论 0 0
  • 九合一疫苗现在大陆还没有获批,至于有没有用,有文献在日本和韩国人与欧美人做过对照研究,没有统计学差异,所以,姑且认...
    Simplex_4567阅读 355评论 0 0
  • 你所付出的,不仅仅是订阅花的钱,更宝贵的是, 在未来你所耗费在阅读、思考、决策、行动上的时间精力。 而这些付出,才...
    Lucky胡阅读 181评论 0 0
  • 1 我的无用的“妇人之仁” 临近春节依旧是文山会海,我的生活只剩下了工作。 生活就是工作, 工作就是全部的生活。 ...
    灼灼夭妖阅读 26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