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J 2023 求平均成绩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2023
Problem Description
假设一个班有n(n<=50)个学生,每人考m(m<=5)门课,求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每门课的平均成绩,并输出各科成绩均大于等于平均成绩的学生数量。
Input
输入数据有多个测试实例,每个测试实例的第一行包括两个整数n和m,分别表示学生数和课程数。然后是n行数据,每行包括m个整数(即:考试分数)。
Output
对于每个测试实例,输出3行数据,第一行包含n个数据,表示n个学生的平均成绩,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二行包含m个数据,表示m门课的平均成绩,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三行是一个整数,表示该班级中各科成绩均大于等于平均成绩的学生数量。
每个测试实例后面跟一个空行。
Sample Input
2 2
5 10
10 20
Sample Output
7.50 15.00
7.50 15.00
1
2.思路:
根据题目意思,首先定义一个二维数组来存储成绩,再定义一个一维数组表示m门课的平均成绩方便后面统计各门课均大于等于平均分的学生。二维数组的行代表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列代表该科所有学生的成绩,利用该特点,计算两个类型的平均数。统计各科成绩均高于各科平均分的时候,要注意同一个人不能重复记录,此时用一个新的参数t来记录高于平均分的科目数,当t与输入的科目数相等时,累计+1,注意重新开始循环时要重置t=0。
3.源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m;
double grade[50][5];
while(scanf ("%d%d",&n,&m)!=EOF)
{
double sum1,sum2,subave[5],stuave;
int i,j,k,count,flag;
for(i=0;i<n;i++){
for(j=0;j<m;j++){
scanf("%lf",&grade[i][j]);
}
}
flag=0;
//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
for(i=0;i<n;i++){
sum1=0;
for(j=0;j<m;j++){
sum1=sum1+grade[i][j];
}
stuave=sum1/m;
printf("%.2lf",stuave);
if(flag<n-1)printf(" ");
flag++;
}
printf("\n");
flag=0;
//计算各科目的平均成绩:
for(i=0;i<m;i++){
sum2=0;
for(j=0;j<n;j++)
sum2=sum2+grade[j][i];
subave[i]=sum2/n;
printf("%.2lf",subave[i]);
if(flag<m-1)printf(" ");
flag++;
}
printf("\n");
for(i=0,k=0;i<n;i++){
int t=0;
for(j=0;j<m;j++){
if(grade[i][j]>=subave[j]) t++;
}
if(t==m) k++;
}
printf("%d\n\n",k);
}
return 0;
}
4.收获和总结:
在这里踩了一个很深的PE坑,很长时间一直调试一直PE。
①首先是要注意输出时“每个测试实例后面跟一个空行。
②控制输出两个数字间的空格的时候要注意m、n有不同的含义,要理清他们在该循环中的作用,稍不注意用反就会报PE。
③用来作判断的flag的初始化为0要放在循环前面,若放在循环里面,flag会变得没有意义,从而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