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听了数遍,一则内容实在精彩,二则樊哥也是通透之人,联系生活讲得也妙,现辑录精粹如下,以待日后反复揣摩研读。
梁漱溟先生将儒家的内在精神 归纳为十四个态度:
一、仁
1、 仁很简单,“吾欲仁,斯仁至矣。”但是仁又不简单,只有一个学生颜回孔子给予仁的评价:“三月不违乎仁。”
所有的好东西都处在难与不难之间,如人在对着镜头要自然,自然就是人常有的状态,但要做到自然却很难,如佛性,每个人都有佛性,但要把它调动出来却不容易。
2、仁是什么?梁先生说:”仁是一切的对。“ 那什么是对的呢?就是人原有的心。
如何分辨《论语》中是否是孔子及弟子真正的语录呢?那就看是否符合一个人自自然然,真真切切,活活泼泼的样子。
父母死了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子生三年,三年方可免于父母之 怀。”宰予何为不仁?因为他已经被生活打磨得失了柔嫩的心,变得麻木不仁。
仁就是中庸之道,就是要做到合适的、活泼的、自然的状态。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最讨厌的人是“乡愿”,曾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也称这种人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诸如清朝的八王爷号称“八贤王”,内心却善恶不分,是一种伪善。
“求仁而得仁,亦复何怨?” 勿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梁先生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找”。活在当下 ,不向外找。
“不仁者,不可以长处约,亦不可以长处乐。”石崇夸富,招来杀身之祸。“君子居安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
2、乐
“子于是日哭而不歌。”除此之外,天天唱歌。子夸颜回就是开心,“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何为乐?生机畅达,溢洋则乐!乐不在于达到某个目标,达到目标的乐是最低层次的乐。人天生能感到生命存在的快乐。快乐是一种能力,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活在当下,该做好什么就做什么,不加私意。“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在于私意了无。
3、讷言敏行
“巧言令色,鲜于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之不出,耻工之不逮也。”,人前做不到的事不说,人前说不得的事不做。“力行近乎仁。”努力去做,就可以接近仁。
4、看自己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是拿学习到的东西做探照灯照别人,那就是痛苦的根源。为自己当下的兴趣而学,为好奇心而学,此则无病也。
禅师对下山的徒弟说:“莫为善。”弟子不解,不是常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金刚经里讲,“莫作相。”禅师说,“善且不为,何况为恶?”自己去做就好,不要想着自己做好事了,我很了不起吧。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何为孔子的”一“?曾子曰:”忠恕而已。“否也。"子曰:”参也鲁。"否认了“忠恕”是子之“一”。
孔子的“一”就是:“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又说:"帮有道则仕,帮无道卷而怀之可也。“”不怨天,不尤人。“孔子说子贡爱方人,夫我则不暇。“不要把时间花在评论别人,要做自己的事。
5、看当下
”出门若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时时刻刻人的心就在当下。与此相反的是,心不在此。一点未滑。此刻我的心在这儿。”思不出其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梁先生说孔子是小孩子与老实人的生活耳。
6、反宗教
孔子反宗教。子路问孔子,如何伺鬼?孔子说,未能伺人,焉能伺鬼?子路问:”何为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梁先生说:”所有的宗教都来自于人的情志不安。“孔子认为人的痛苦是自然的,是人之常情,但无度就是一团私意。近鬼神而远之。
7、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勿意,别瞎猜。瞎猜,有时是推理,人常有被推理。人也常推理过别人。比如说:颜回偷吃。其实颜回只是捡食掉在地上的米。众筹女王的儿子把玩具王八写上妈妈的名字当作给妈妈的礼物,被妈妈认为是骂人。给人的启示是没有事实时,不要猜测。
勿必;就是没有什么事一定要做。比如人说:”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铿铿然小人也。“人更要学会通权达变。
另一层意思是,人不能强迫别人去做。伟人与独裁者的区别是:伟人是我必须,所以我能;独裁者是我能够,所以我必须。
勿固,就是不要固执己见。
孔子是一个经常调整学习改变自己的人。孔子善于修正自己,比如对老子,称老子是蛟龙也。对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孔子都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失去了幸福的能力。哈佛大学研究证明,人的幸福感与好奇心有关。人缺失好奇心,痛苦就在不断累积。
勿我,就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转的方向由于角度不同,你看到的方向就不同。
8、非功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创业时如果本于挣钱,基本就做不大,而且做得不快乐。扎格伯格说:”我不能理解,一个人的创业不是为了解决一个社会问题。“
阳朱认为”拔一毛而得天下而不为。‘而墨子特别强调有用。“兼爱、非攻。”孟子说:“阳朱利已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无君无父是禽兽也?”一切行为都为利的话,就把这世界分割开来。我们不断受苦,只是为了一时的享福。当人们问做这个有什么好处时,这件事本身就没有什么乐趣了。孔子说:“放于利而行而多怨。”比如:“绩效主义害了索尼。”比如:学习本身就是最大的好处,学习不是为了得到奖励。人最大痛苦是算账。比如,教育天天给学生算计,算分,算名次,算时间、算机会而忽视学习本身的快乐。
9、非刑法。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例:日本乘座出租车,导游告诫我们不要坐那种排队的出租车,因为,考虑走短途的让司机再次排队,以致于司机挣不到钱养活自己。
人类的终极目标不能靠法律来治理国家。但现在我们要以法治国,如果做好,要朝着道德社会进步。
10、礼乐
孔子认为礼是出于真情。孔子说:“其父攘羊,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巧言令色,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1、孝悌
孝悌即色难。至于犬马,皆可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兄友悌恭。人如果对自己身边的人都不好好对待,对别人的好一定是装的,是不善的人。比如,梁启超给孩子的信充满柔和的天性。
如何对身边的人才能看出这个人真正的修养。孝悌不是一个礼制。是出于真性情。有和气者必有婉容,有婉容者必有愉色。
12、不迁怒,不贰过
好人与坏人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好人仁的状态更多一些。比如,踢猫效应,最终会回到在自己身上的。迁怒就是懦弱和无能,把痛苦转嫁于人。而梁启超相反,面对医生被割错了肾被人耻笑时,他依然力挺西医。
过即松懈。不过就是不懈,不松懈。
13、天命。
子曰:”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知命不为君子。“”尽人事而听天命,乐天知命。“
稻盛和夫说:”求菩萨保佑,还要看“菩萨愿不愿意帮你,你可不可以感动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