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点燃一把火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教育应该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教师,更应该成为指引学生人生路上的灯塔和航班,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拥有弟子三千,但他却能做到对每个人因材施教,激发起他们人格中最最真、最善、最美得一面,面对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的颜回,孔子给出了极高的赞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面对大白天睡觉的宰予,孔子却一改往日的儒雅,给出了严厉甚至有些狠毒的批判:“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作为孔圣人的同行,我们这些现代的教育者,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学生和教育的呢?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许多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我们的教育仍然难于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甚至,有人把现在的教育称为“剧场效应”,看戏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大家也逐渐跟着站起来,最后,大家只能伸着脖子,踮着脚尖看戏,又辛苦又劳累。由于“剧场效应”的影响,教育成为了一种功利化,在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孩子无疑就是那桶水,教师也成了那个灌水的人,灌水的模式就是学生被动的听,老师不停地讲,老师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听的昏昏欲睡。当然,教学最终效果也是学生变成了千遍一律的模具。这样的教育是何等的可悲。

    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做一个点燃学生激情的老师,把平凡变得不平凡,平庸变得不平庸,用我们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教他们知识,也教他们做人,向他们传递幸福,也传递梦想,让沙砾也可以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幸福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