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眼寒假已过去一半,这几天学校班级群每天都会发一些关于疫情的通知,最多的是关于延迟开学的安排。
从原定的2月15日开学到后来的预计2月17日左右,再到现在不早于2月24日开学,明显可以感受到学校开学工作安排的紧张。
今天老妈告诉我,村里现在的疫情防护工作又加严了。现在就是走100米上街,也有专门的人员在街口排查,不带口罩不许出门。
我的活动空间除了家里楼上楼下,就是门前门后几平方米。
农村的空气相比于大城市真的很清新,空气流动速度也很快。
早上五点,可以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远处的日出。火红的一个大圆球,周边是一圈橘色的光韵,笼罩着还未清醒的乡村。
有好几次,我都会拿出单反摄影机从窗户的角度去拍摄这般转瞬即逝的景象。
每天在家,除了吃饭、看书、睡觉,几乎什么事都不能做。
其实,从1月15日到1月末,除了写作正常进行,看书阅读的时间明显比学校要少一半。
过年五天,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拜访亲人,所以学习进度慢下来也在预料之中。
在学校,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一下子整个人慢下来,心里总会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甚至伴随着一些焦虑。
但回头想想过去的半个月,虽然少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但与亲人相处的时间却多了。如果时间重来一次,我想我也会如此选择。
2.
今天下午,做了2月份的学习计划以及这个星期的周计划。
按自己的预想,从2月份开始所有的作息就按照在学校时的来进行。
虽说假期延长了,但时间还是一分一秒地在流逝。不同的,只是我们对每一个日子的定义。
就拿我上高二的老弟来说,按照原来的放假安排,昨天就应该开学了,但疫情原因,推迟了半个月。但学校规定学生集体上网课,老师将课程都录制成网络视频的形式。
因为这个要求,昨天到和他到县城一起去买了一款笔记本电脑,现在每天的状态就是在家上网学习。
而对于我而言,不管假期如何延长,一年还是12个月,12个月过去了,不管学校上了多少课程,到暑假过后的九月份,照样还是研二。
况且研究生阶段,自学占了很大比重,这样想来,其实放不放假都没有多大的影响,该完成的任务,该需要自学的内容一点都没有变。
其实,变的只是我们看问题的心境。所以,希望大家在假期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3.
在这里,芃芃给大家一些小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整。
第一,多抽一些时间陪伴亲人
寒假延长,正好给我们和亲人多一些时间相处。陪陪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在一起唠唠嗑嗑、看看电视。
平时不联系的朋友,虽说不能够见面,但可以多打打电话,彼此交流这一年的生活。
吃饭的时候,可以吃得慢一点,趁着吃饭时光陪陪家人。哪怕坐着不说话,听听长辈们聊天,也是一种陪伴。
在饭桌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家里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事情、长辈们的一些想法。有时候不需要去认同或者否定,耐心地听着就很好。
第二,给自己留一些学习的时间
无论每天在家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都要给自己匀出一些时间去看书学习。
寒假这段时间,大部分时候,早上我还是会像在学校一样,五点多起床,看将近两个小时的书。
因为对于我而言,当家里人七点多都起床之后,再想有一段安静且绝对不受干扰的时光就很难很难。
所以,我一般会起早看书,上午剩下的时间在楼下转转;或者看老妈在厨房里忙东忙西;或者在门口小菜园子旁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或者听左邻右居洗衣唠嗑。
吃完午饭,休息一个多小时。午休之后,再看一会书。如果家里来亲戚,就陪他们一起玩。
吃过晚饭一直到11点睡觉,这段时间我是绝对不允许被干扰的,用来写作学习。基本上每天都是这么过来的。
寒假在家可以适当放松一些,但也要为自己安排一些学习的时间。静下来、沉下心去阅读、去学习、去思考。
第三,好好规划2020年的生活
记得去年暑假时,我放弃了一份很好的家教工作,选择回老家安安静静待二十几天。
这段时间我一个人在家,除了看书,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反思。
反思自己考研一年的生活,思考接下来研究生生涯的安排以及以后的规划。
在大城市高压的生活状态下,我们很容易被工作、生计、竞争所左右。很少有时间真的完全静下心来去问问自己的内心渴望什么,去反思自己每天、每一个阶段的生活状态。
我们可以利用寒假这段时间去好好反思上一年的生活,去思考规划2020年的安排。
如果感到很迷茫,可以看一些名人传记,或者观察身边人的成长状态,甚至寻找机会和自己喜欢的长辈交流。
时光匆匆,任何时候,都别轻易浪费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每一日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