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和qq空间一共两百多号人,装满了每一个阶段遇到的同龄人。从小学同学到大学同学,清一色的都是同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我们都是90后。
前一段时间填实习信息表的时候,有一栏是年龄。其它栏的信息大家都驾轻就熟地填着,可是年龄这一栏对于女同学来说简直就是地雷啊地雷般地存在。对于二十几岁的男同学来说,年龄的增长是和成熟、稳重、靠谱这一类词汇挂钩的。然而对于二十几岁的女同学,特别是学医的女同学,年龄除了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别人判断你的医学资质,也在狰狞着笑脸提醒你:唉,不要穿粉色系的衣服装嫩啦,不要随意就发脾气了,不要再把自己当个孩子了!
像馊了的鸡汤大家都唯恐不避,像老大妈的循循善诱下的谆谆教导,看上去我点头点得有节奏,其实内心摇头的频率是点头的好几倍。你以为穿着深色系的职业装,收敛自己的喜怒哀乐,抛弃了少女心,就能做一个能面不改色和生活过招,会思考,会生活的人了吗?答案我们都知道的。
我念小学的时候,最羡慕那些二十几岁的叔叔阿姨了。是啊,他不像那些还在念书的大哥哥大姐姐那样衣食住行都需要依靠父母,也不像父母那样整日算计着日子,说些你听不懂的话,更不像祖父母那样只关心你吃饱穿暖没有。他们不一样,他们处在容貌、精力以及潜力的鼎盛期,开始自由构造那些由钱、时间、空间以及朋友组合成的生活,所做的一切都开始自带光芒。
可是那时候我好小好小,吸收了太多来自老师,父母,电视剧的谆谆教导,以为快点长大就能谈一场和《我可能不会爱你》一样优雅的恋爱,以为长大就能实现放学路上挖着冰淇淋和同学讲的要做比杜拉拉更牛的职场丽人的梦想,以为长大了我就能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越长大,越希望慢些长大。前几年若有小朋友叫我阿姨还是心存芥蒂,这两年开始坦然承认自己是一个阿姨,像一个阿姨一样去努力,去拼命,去追求。
付出了许多努力,好多次拼了命,有时候扯下了脸皮。年龄慢慢增长,但发现我依旧和想要的一切遥遥相望。经历了许多心酸和心碎,终于提炼出努力和成果永远不成正比;命运比我更害羞,我必须要很拼命才能得到命运的矜持点头;不是所有得不到都是因为不够拼。
我们害怕的不是同仇敌忾时会掉队,而是孤军奋战时害怕自己走的路比别人多了石头和荆棘。我们渴望悠闲舒适,却在安逸时惶恐张望别人是否在努力。
2016年,期中后,期末前的那一段时间是我们宿舍最躁动的一段时期。期中考试前大家都7点醒来,相互邀约去图书馆,有时候能就着几份零食坐到晚上11点才步履匆匆地回宿舍洗澡,觉得过得非常有成就感,虽然依旧希望这样的日子快点熬到头。 然而考完后,一集综艺节目就能把我们所有的拼劲冲刷得不留痕迹,之后每天只上三四节课,吃得好,睡得饱后开始不安起来:我小学同桌结婚给我发了请帖啊啊,我初中室友签了一家好单位了啊啊,我我高中哥们在晒房晒车了啊啊。
虽然你预感,以后你一定也会和一人深情对视,也会获得一份得心应手的工作,也会过上三房一厅,八千月薪的中产阶级生活。可是现在一照镜子看看自己有什么,唉,只有镜子里的自己。这种落差感是喝多少鸡汤也不能让你达到心理平衡的。
这段时间我一个同学喊着要创业,哦,他当然是男生,当然也只是喊喊。其实我并不太了解创业是怎样的一个概念,不知道在2016年的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没有类似王思聪的背景,也不是王思聪的女友,也并非天资过人,要走创业路,是不是走不下去。但我知道,在所有行业都已经定型的时代,在缺乏背景和钱时,梦想和精力还有那些漂亮的口号,是最廉价的。
也许大家会批评我,为什么泼一盆冷水,畏畏缩缩不敢尝试。哎,不是啦,我虽然对那些成功学不置可否,但对梦想存有敬意。从我过往错综复杂的失败中,我想提醒你,仅仅依靠时间,精力还有几句漂亮话是支撑不起梦想的。虽然我对创业这一套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但希望依旧热心于创业的你,多年后能成为极少数主流成功人士的一员,然后来跟我对质:现在我用事实说话,当初你说的是错的。
啊,我是个阿姨。像个阿姨一样摸爬滚打,哪怕脸上被折磨得再不堪,也要把嘴角扬起到最佳弧度和想要的一切拥抱;像个阿姨一样一边倔强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但并不主流的东西,谁来劝导我我就要和他拼命;像个阿姨一样会用自己狭隘的生活经验,去泼你冷水说你这种做法这条路行不通的啊。
我是个阿姨,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