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处在自我的概念藩篱中,这个自我概念来自于我们过往的学识、经历组成的所谓人生阅历。我们习惯的反应模式是把每个当下的场景或者获得的咨询去和这个自我概念藩篱去比较,在相似性中给自己一个或知的答案,再用这个答案去判断和行动。但经常,我们因为这样的行动将自己陷入到一个负面的循环中。当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很难回来检讨自我的概念认知的问题,而是会在外部环境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是其他人的问题,或者是资源和条件的问题,几乎很难会回到自我认知的视角去观待缘起并纠偏认知。
U型理论中提到的下载模式也是自我概念藩篱的典范。在自我概念藩篱中,一切的创新都不可能发生。我们只是在不断重复我们过去走过的所谓成功或者失败的路,在意识中不断的加深固有神经元的刻画,使它越来越粗壮。
这个问题的探寻似乎有些宿命的味道,从钻木去火到耕织养渔,人类都是在不断的观察和总结中学习和成长。而且每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间的生活背景和阅历几乎决定了他未来可能会走的路和能够取得的成就。这些都是基于过往的。自我的概念藩篱应该被抛却吗?如何才能够抛却呢?
需要区分的是基于现象的观察是所有认知的基础,这和自我概念藩篱是不同的。观察是如实的呈现,观察之后的加工可以是基于过往的也可能是基于未来的。及与过往的加工导向的是自我概念的藩篱,基于未来的思考可能导向变化和创新。而无论从个体的成长进步还是组织的发展成就都需要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去创新,这也是熊彼得在创造性破坏中阐述的原则。
在今天的互联网带来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挑战人类思考能力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发展通过直觉力量的创新。为此,需要在每个当下的场域中去放空自己,离开自我习惯的舒适圈,跨出系统的边界去探寻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发生,并和场域一起协同去创造。
在众筹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自我概念藩篱的抛却是个基础,包括抛却众筹的概念本身。因为,每个众筹的发起不是基于过去的延续,而是面向未来的创造。并且对于众筹的个体,挑战的不是过往的资源能力,而是面向一个新的世界的共同创造。
未来以来,只是我们如何去看到,如何去顺势呈现。解决问题的不是你,而是托由你发生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放下、接纳,随之自然发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