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女人课堂女性必听100本书中,听到悠妈会长为我们讲解的《社交天性》这本书。
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籍。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专业性太强了,听的好累。后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才清晰地理顺了这本书的思路。
本书针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为我们讲述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研究者们如何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还可以借助本书的内容帮助自己更为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从事社交活动,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进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为什么说我们的大脑天生爱社交呢? 因为一个人在休闲时间自愿选择做的事情,通常就是他的爱好所在,那么我们的大脑喜欢做什么呢?研究发现大脑在不工作的时候都在进行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简单来说,就是跟社交有关系的所有事情,比如我们要怎样搞好上下级关系以及和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还有与家人的关系等,这些都属于是社会认知的范畴。
人类社交具有三大驱动力,首先是连接,连接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发生关系,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要和别人发生连接,一方面是出于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有个快乐的心情。
其次是心智解读,心智解读也就是读懂别人的心思,这个心思可以是想法,愿望或者行动的目的,也可以是某种情绪。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具有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是协调,协调主要指的是个人与团体、与社会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心智解读,让我们有能力理解个人背后的行为和动机,便于建立更好的关系,但是当我们想要组成一个更大的群体的时候,就不只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理解群体想要做什么,并按照群体的意图行动,这个时候就涉及个人与群体的协调问题。 也就是我们小的时候思想政治课上讲的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
那么如何用好人类的社交天性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呢?
在生活上我们可以改变居住环境,让住在附近的人更方便交流,像是在社区里设计一些公共的活动空间,比如棋牌室,健身房,观影厅等等,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与身边的人更多连接,可以让我们的幸福感增加。
在工作上,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别人得到夸奖获得幸福感。
通过学习增加归属感,也能提高效率。
总之社交是人类大脑自然进化的结果,具有链接,心智解读和协调三大驱动力特点。
连接为社交提供了必要性,心智解读,让社交成为可能。而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交的效率。通过了解人类的社交天性,对于提升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都是有很多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