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结束了,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来记录一下这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暑假。可我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反而常常沉溺在毕业后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怀念中,过的相当迷糊,实在是惭愧至极。
记得某天室友在群里说:毕业之后,感觉日子快的就像脱缰的野马。有时一天还没反应过来已经到了第二天。然后,在我看到那些已经走入职场的同学、我越来越大的侄儿和马上要结婚的姐姐时,对这句话深以为然。不知道多年以后,再相聚我们还会不会有当时的激情。还会不会中二的喊出:你是几兆网?
说了这么多,只是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暑假确实应该要利用起来,充实自己。若是整天玩游戏、看电视总规是说不过去,也没什么好纪念的。所以,我还是来说说我暑假干的那些可能是“正事儿”的事。
先说看书。这个暑假看的书实在是少,就重点说一下《娱乐至死》,当作读书笔记了,以后也能细细回味。
《娱乐至死》这本书认为传媒方式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它从信息口头传播到印刷媒介传播再到电子信息传播这三个阶段的文化特点着手,详细的论述了电视这种媒介发展起来之后,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的影响。作者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被娱乐化,所有的产品都以娱乐为目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这一特点的集大成产品,我认为是微博。微博上的信息太多、更新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你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已经到了下一个热点,而且它所有的信息几乎都以娱乐为目的,当然人们也乐于观看。
然而在人们的传媒方式还仅限于口耳相传时,我们不会知道总统的长相(也并不关心),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是有限的,人们所听到的信息都是和自身相关的,所以大家会更加专注于做一件事。正如《浅薄》里说的:在没有互联网以前,我们的大脑更适合处理一件事,更能对一个方向深入研究。当信息爆炸的时代来临之后,我们变得无所适从,大脑进化的更加具有跳跃性,能处理多线程任务,却没发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儿。下面我摘录一些书中节选,以供参考。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作者认为,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在消无声息中被媒介所影响改变的,比如,当我们在看手表上的时候,我们注意到的只有分秒,却没想过,分秒并不是大自然的产物。是钟表使我们变成了守时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浪费时间的人。时间是主观的,变化才是客观的。
“印刷文字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你还必须学会注意书本上文字的形状,你必须看穿他们,这样你才能直接了解这些形状所代表的意思。”
这就是印刷传媒对我们的影响之一,专注并且高效。当印刷术退居边缘,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时,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通常情况下,电视里播放的信息和我们并无关系,即使主持人正在一本正经的播报一场灾难,而我们也流露出同情时,只要电视节目结束,熟悉的背景音乐想起,一切又立马归于平静,我们知道明天同一时间,还是会有这个节目,还是熟悉的主持人。这是娱乐化的体现,这值得我们深思。其实不光是电视,当下娱乐化最严重的就是互联网,人们越来越享受着信息爆炸所带来的快感,越来越习惯快节奏的生活,从而少了一些耐心,少了一些专注。
“在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我们不否认,现在仍有读者,仍有许多书在出版,但是书和阅读的功能和以往大不相同了”
作者提到了教育,这个在现在文明中最应该以印刷为主要传媒方式的领域,仍然在慢慢转变成为娱乐服务。各大学校都在提出所谓的寓教于娱,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兴起。作者列出了电视课程的几大特点:
1.你不能有前提条件,每一个电视节目应该都是完整独立的,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
2.你不能令人困惑,在电视教学中,让观众心生困惑就意味着收视率低,遇到困难的学习者必然要转向其他频道;
3.你应该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阐述,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或其他任何用于演说的传统方法,都会让电视变成广播,或者更糟。
暑假期间,我也上了几堂网课,发现授课老师讲课基本都是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并且没有任何先修的成本。老师通常是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上课,这让我们更能接受。电视教育可能真的如作者所说那样,就我而言,在线教育始终比不上面对面交流。
总的来说,我认为并不是电视造就了今天的文化特点,而是人类本身的进化,虽然有缺陷,但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每一种新的传媒方式的出现,必然都会带来一定好处和坏处,我们需要掌握住科技进步的平衡点。时常反思,才能进化。
后来的一段时间,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佩服至极!朱先生的这本书通俗易懂,正如老先生在书中所说,这书就像是写给老友的信一样亲切,为你娓娓道来关于美学的一切,看完颇有启发且印象深刻。无奈自己对于美学实在无甚研究。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书中大概。
朱先生从一开就提到了美学的重要性,越是在战乱的关键时刻,越是要强调美学修养的提高!谈美并不是谈风月,它和科学技术一样,是为人精神所需。朱先生认为美是独立的,超脱于利益关系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字束缚”
研究美学就是为了让我们有出世的精神,简单的说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免俗。苏轼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句话就很好的阐述了美学的重要性。
当然朱先生并不是让大家做到完全免俗,而是时常能体验一下免俗的乐趣,比如欣赏一幅画、一首诗、一幅字等等。朱先生认为,美是独立的,它不和我们有任何利益关系。当我们在看一颗古树的时候,只有不去考虑它的用途,心中没有意欲杂念,仅凭直觉去看,才能形成美的形象。
朱先生还在书中介绍了美和快感的区别,他认为很多事情都能引起人的快感!但他们并不一定都是美的,比如口渴了喝水,当喝到第一口时,我们会有极大的快感。这是生理带给我们的。简而言之就是美感于实用活动无关,它更加普遍。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在美感与联想的关系上,作者认为美感应该与联想区分开来。联想即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样的爱屋及乌。当我们观察审美对象时,难免会引起自身情绪从而产生联想。这对审美活动却极为不利。作者在书中写道:“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会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向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在我看来,我认为美感的体验和联想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我们过去的种种经验和经历累计在一起,才形成我们的性格,和对事物美的认识。如果单纯的凭借直觉进行审美活动,人类可能会错过很多好的艺术作品。因为至今为止我也不太懂毕加索的那幅《格尔尼卡》。只有了解了它的创作背景才能知道作品更深的内涵。有一句话说得好“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还提到了美的特点、审美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等等问题。在书的最后一章,朱先生认为我们应该慢些走,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对这句话我深表赞同,许多人匆忙一生,忘了顾及两边的风景,于是这丰富的世界变成了无生趣的牢笼,多令人惋惜。
关于《谈美》就暂时说这么多,后来看了几本小说,也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暑假期间唯一坚持下去的一件事就是练字了,每天写了一页的硬笔。不知道写字有无进步,只是成了习惯。希望开学了能继续保持。
当然,漫漫长的暑期也是出去玩了几趟,比方说体验了一把上海cj展里的高科技,去凤凰古城体验边城风景等等。好在总算是要开学了,在家休息安逸了,斗志都大不如以往了!